|
内蒙古包头市希拉穆仁草原今年旅游火爆,但游客随处乱丢弃残留的二百多吨垃圾也破坏了当地环境,让景区管理方大伤脑筋。
据当地相关部门介绍,原本十分吸引人的大草原今年到目前为止已大约产生一千二百吨垃圾,百分之八十来自于游客的吃住行,据估算有两百多吨垃圾是因游客乱丢弃产生。
中国游客与垃圾形影不离,中国游客到哪里,垃圾就跟到哪里,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实在属于见惯不惊的平常现象了。不过不到一年的时间,在一个旅游景点,垃圾就达到1200吨,还是让人不能不“肃然起敬”!因此,说那些游客太缺乏文明素质、环保意识,肯定不会冤枉他们,板子打到他们身上,也是很自然的。
但是,如果仅仅将板子打到游客的身上,显然又是非常不公平的。维护旅游景点的环境,不要让遍地的垃圾毁了美丽的草原,这不仅是所有游客的义务,更是当地景区主管部门及旅游从业者应尽的职责。他们肯定对中国游客的素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如果寄望于多数游客“自觉维护草原环境”,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加强对游客环保意识的宣传、引导、管理,就是景区主管部门必须要做,而且要做到位的一件重要工作,除了做这些外,还应该身体力行,当好榜样,用自己的行为是影响游客。
景区主管部门比游客更懂得遍地垃圾对美丽草原的危害性,而且如果游客扔下大量垃圾,也必然会导致草原美景被损坏,慢慢地,景区可能就会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再成为景区,那样,景区的巨大收益也就可能成为回忆。因此,景区加强环保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据说,由于当地的旅游十分火爆,今年已为当地带来2亿多的收入。但同时也附带有了一份“沉甸甸”的“额外收益”,就是1200吨垃圾。
那么,原本必不可少的环保工作,当地做了多少呢?只知道如今“景区管委会正在着手处理垃圾”,处理游客留下的垃圾,肯定是要做的事,不过那是典型的“善后”。事前必须做的加强对游客的环保宣传工作,做没有?现场的管理工作又做得如何?方便游客集中堆放垃圾的设施,是否都齐备?不得而知,但如果这些都做了,而且都做得细致,显然不会有今天的“成果”。因此,不能不令人怀疑,当地在游客蜂拥而来的时候,是只顾数钱,对环保方面的工作就忽视了许多,当数完钱之后,才发现,手中除了有大笔的钱,还有大量的垃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