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讯 7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总经济师徐学初向省内外新闻媒体通报我省上半年经济运行形势。上半年,我省实现生产总值797.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高于全国增速4.5个百分点。 今年以来,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化和全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全省上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把握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工作总基调,突出重点扩内需,抓住时机调机构,毫不松懈控物价,加大力度惠民生,全省经济发展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省统计局总经济师徐学初通报,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出农牧业生产发展势头良好,工业生产在调整中稳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第三产业平稳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稳步提高,地方财力增强、支出倾向民生,消费价格涨幅环比回升、生产价格继续下降等特点。
据通报,我省农作物播种面积保持稳定,种植结构有所调整。得益于良好的雨水天气和土壤墒情,我省农业可望全面喜获丰收。畜牧业生产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据抽样调查,6月份全省牛羊存栏2516.73万头(只),比上年同期增长0.4%。
今年以来,全省工业生产受全国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速回落。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省委、省政府及时出台促进工业生产“60条”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自4月份开始,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06.3亿元,累计增速均保持在15%以上,高于全国增速4.5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增加值29.8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5%,较上年同期增速提高19.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重工业稳步增长,增速明显放缓。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产销率回落,企业利润同比减少。上半年,非公有工业实现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23.5%,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高8.4个百分点,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36.1%。
今年以来,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累计月均保持35%以上高速增长。上半年,全省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41.08亿元,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高于全国增速12.6个百分点。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呈现出民间投资比重提高,二三产业投资较快增长,亿元以上项目进展顺利,资金到位情况良好,起到良好的投资带动作用。房地产开发投资受国家调控政策影响,比上年同期增速放缓17.7个百分点,全省房屋施工面积1556.02万平方米,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新开工面积增长5.3倍。
第三产业方面,我省上半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52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3.3%,为近年来同期最高增速。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零售额统计数据显示,用于吃穿用等基本消费增速较高。上半年我省商品房销售面积107.67万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29.4%,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销售面积增长3.6%。1至5月,省城西宁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7%,涨幅回落7个百分点。全省旅游收入增速提高,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0.66亿元,增长27.7%,接待入境游客和旅游外汇收入较上年同期分别下降27.6%和24.7%。
对外贸易降幅收窄。上半年,海关进出口总额42212万美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4.9%,降幅比1至5月收窄1.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总值22039万美元,下降37.4%;进口总值20173万美元,增长40.4%。
人民币存贷款保持快速增长。6月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3206.43亿元,同比多增加49.91亿元,增长21%;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507.28亿元,同比多增加83.41亿元,同比增长25%。
客货运输和邮电业平稳增长。上半年,全省完成客运量6138.34万人,比上年同期增长5.9%;完成货运量6563.72万吨,增长8.5%。全省完成邮政业务量1.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完成电信业务量25.78亿元,增长20.9%。
同样令人欣喜的是城镇居民收入增速提高。上半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8.4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9.7%,实际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从家庭收入构成来看,呈现出“三升一降”格局,人均工资性收入5679.62元,人均转移性收入2623.35元,仍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195.0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8%.
农牧民人均家庭现金收入稳步增长。上半年,全省农牧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2769.42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增速比全国高1.9个百分点,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5.6%,比全国实际增速高3.2个百分点。全省农牧民家庭人均现金支出3286.47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
我省地方财力随着投资带动效应明显增强。上半年全省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72.4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6%。从收入来源看,税收收入153.24亿元,增长20.5%,上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88.9%。随着地方财力的增强,财政支出倾向民生类。上半年,我省公共财政预算支出490.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2%,其中用于民生的支出保持较快增长:教育支出51.06亿元,增长45.3%;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5.57亿元,增长18.5%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81.33亿元,增长13.7%;医疗卫生支出24.08亿元,增长26.8%;农林水事务支出49.52亿元,增长36.2%。
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同比回落,环比回升。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9%,比上年同期涨幅回落6.3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但比1至5月回升0.3个百分点。八大类消费品“四升四降”,涨幅最高的仍是食品类(上涨5.2%),其后依次是居住类(上涨4%)、烟酒类(上涨3.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1%),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四大类分别下降4.4%、2.2%、0.3%和0.6%。
工业生产价格下降。今年以来,全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与上年同期相比呈下降态势,且降幅逐月扩大,上半年降幅为2.2%(上年同期为上涨8%),其中6月比上年同期下降3.3%.6月份,青海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月同比指数为96.7,比全国低1.2,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第24位,而购进价格月同比指数则高于全国1.0,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第14位。
上半年,全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8.6%,其中涨幅较高的是产品畜类、化肥类、农用机油类和农业生产服务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