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4日,记者从西宁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西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由2010年的85.2%提高到2011年的86.6%,比上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6—10月连续5个月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创历史以来最高。 2011年以来,西宁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二五”污染减排的工作规划,按照“四个发展”的要求,把污染减排作为转方式、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抓手,采取有效措施,加大资金投入,狠抓目标责任落实,形成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年度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实现了减排目标任务。
湟水是流经西宁的一条主要河流,在西宁段汇集了北川河、南川河及沙塘川和三条直流。为了确保湟水流域的综合治理,西宁市制定出台了《西宁市河道“河长制”管理工作制度》,投资1495万元完成了旧城区管网改造11公里。重点开展了西宁市及三县240个排污口治理工程,铺设配套管网27.3公里、收集污水约4万吨。与此同时,深入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整治工作,2011年共完成“煤改气”28家34台、68.4蒸吨,整改餐饮业单位744家;完成机动车检测12.4万辆。根据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十二五”规划和省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实施方案,积极争取实施2011年西宁市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6个片区、83个项目村,中央及省级共下达专项资金6799.5万元,项目主要内容包括建设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和畜禽养殖废弃物的有效综合利用等。
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全市主要河流水质保持了好转态势。2011年湟水流域(西宁段)整体水质为轻度污染,主要河流水质出现好转,小峡口出境水质由过去的重度污染改善为轻度污染,水质得到有效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西宁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由2010年的85.2%提高到2011年的86.6%,6-10月连续5个月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100%。城市声环境质量与2010年基本持平,区域环境声环境质量较好,道路交通噪声和功能区噪声稳中有升。(作者:苏建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