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城市有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就是时不时会流行一些俗语。这类俗语不同于随着高新技术的兴起、外来文化的进入以及新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产生的词汇,同时从来也不在媒体上亮相。这类词语具备这么几个特征:第一是民间语言,流行于街市中;第二是本地方言特色浓厚;第三是简洁生动,有着亲和力和感染力;第四是流行一时,虽然一度使用频率很高,但热过之后会逐渐降温,有的还就此销声匿迹。当然,这类俗语此消彼长,接续不断,各领风骚于一时。如几年前西宁人将喝醉酒称为“吃硬”,于是酒场内外“吃硬”一词充盈于耳;后来又称愚钝不开窍者为“打铁”。近年又出现了“搅沫沫”、“装囊”等说法。“搅沫沫”一词是指双方为一事争执、辩论,互不相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不过谁,越辩越辩不清,就像洗衣粉水沫,越搅越浑。本人有一次去一家宾馆与老板说事,前台打来电话说,一个房客损坏客房物品,宾馆一方要求赔偿,不料房客不服,引起双方争执。老板就让副经理去处理一下,副经理请示如何处理,老板就说“搅沫沫呗”,副经理似乎一下子心领神会,匆匆而去。老板对我说,在服务行业,这种“搅沫沫”的事几乎天天都有,事情虽然很具体,但有时确实不好定是非。
作者:孙纪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