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树立科学理性投资观念,防范非法金融活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10 17:40: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片2.png


一、非法金融活动定义及特征


非法金融活动,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未经批准或超出许可范围,从事金融业务或提供金融产品或服务的行动。非法金融活动破坏金融秩序,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

(一)非法金融活动基本特征

非法性: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凡是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如吸收存款、公开发行证券、公开募集基金、销售保险等)都需经国务院金融管理部门依法许可。

利诱性:非法集资一般都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

社会性:“不特定对象”即社会公众。按照高法院《司法解释》规定,未向社会公开宣传,在亲友或者单位内部针对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不属于非法集资。

(二)非法金融活动的常见形式

非法集资:不法分子往往伪造资质,假冒政府支持项目或知名企业背景以投资项目为幌子,通过“高额回报”、“保本保收益”等虚假承诺为诱饵,诱导公众将资金投入非法集资活动,这些项目通常缺乏真实的经营内容,在快速募集资金后突然跑路,导致投资者血本无归。典型案例包括伪装成“养老项目”的投资骗局、“消费返利”的高额奖励计划等。

网络金融诈骗:不法分子通过伪造金融网站、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实施虚假贷款等方式骗取群众资金。此外,利用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传播虚假信息、编造骗局也成为常见形式。例如,“冒充客服”退费、“虚假中奖”等骗局在近年来屡见不鲜。

金融传销:金融传销的本质是通过“拉人头”发展下线来维持资金运转。不法分子以虚假的理财产品或金融投资计划为包装,诱骗参与者缴纳费用加入并发展更多下线,形成资金链条。这种模式通常以“快速致富”吸引人,但其资金来源单一,一旦下线人数不足,资金链便会崩溃。

非法外汇交易与虚拟货币骗局:一些不法机构未经许可开展外汇保证金交易或虚拟货币买卖,吸引投资者参与“高杠杆交易”。这些平台多存在操作不透明、资金无法追回等问题,投资者稍有不慎便可能遭受惨重损失。此外,虚拟货币骗局往往伴随着区块链概念炒作,实质上是空壳项目。

二、典型案例分析

基本案情:2014年至2015年间,被告人刘某某先后成立XX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伙同被告人李某某等人,在未经依法批准的情况下,以众筹开发老年人网络社交平台——“XX联盟”手机应用软件为由,约定8%-14%年化收益率并承诺保本付息,向不特定社会公众特别是爱好广场舞的老年人公开宣传。为吸引老年人投资,刘某某等人在“XX联盟”手机应用软件推出聊天交友、舞蹈教学、舞场定位、活动报名、积分换购、推荐抽奖等对老年广场舞爱好者具有吸引力的功能,拉拢老年人下载注册。同时,在线下通过发放统一服装、组织广场舞比赛、申请万人同舞“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用户旅游考察等方式进行宣传,吸引老年人关注。为拓展吸收资金渠道,刘某某等人吸纳原有社区广场舞队加入“XX联盟”,将部分广场舞组织者、教学者发展为业务员吸收资金。为解决老年人线上签合同、转账操作不熟练等问题并规避监管,业务员均在线下与老年投资者签合同收取资金。至2019年7月,被告人刘某某等人向1200余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8.7亿余元。

上述资金被用于支付集资参与人本息、向业务员发放提成、投入“XX联盟”应用软件运营以及其他经营项目,给集资参与人造成本金损失3.3亿余元。

判决结果: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刘某某有期徒刑九年,并处罚金五十万元;判处李某某等24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七年至二年四个月不等,并处罚金;判处王某华等7名被告人有期徒刑三年至二年,并处罚金,同时适用缓刑。

风险提示: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和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银发族”与“互联网”“金融圈”的交集不断扩大。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网络风险意识不高、互联网运用不熟练等特点,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兴趣爱好设计兼具交友、投资等功能的应用软件从事非法集资、诈骗等犯罪活动。这类犯罪以老年人的兴趣爱好为引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再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打消老年人警惕心理,极易使老年人陷入骗局。

任何未经金融管理部门批准,以高额回报为幌子吸收资金的行为,都是非法金融活动。要警惕高利诱惑,远离非法集资。

三、防范非法金融活动指南

五点警惕:①警惕自称保本高收益的;②警惕让你在APP上输入身份证及亲人通讯电话的;③警惕贷款要先扣除本息的;④警惕电话中索要银行信息及短信验证码的;⑤警惕让你炒“币”的。

三个一律:①接到陌生电话,只要谈到银行卡,一律挂掉;②谈到集资高利息的,一律挂掉;③陌生人发来的微信、短信链接,一律不点。

三个切莫:①切莫贪图小恩小惠,警惕虚假金融产品宣传;②切莫相信一夜暴富,投资要走正规渠道;③切莫疏于与家人沟通,遇事多与家人商量,远离非法金融活动。

图片3.pn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