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某公司业务员张某向王叔叔介绍了一款理财产品,只能公司内部人员购买,年利率高达9%。王叔叔信以为真,向张某转账40万元,替她购买该理财,并签署代持理财协议。一年后产品到期,王叔叔多次向张某索要本金及收益,张某均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不接听电话,王叔叔开始产生怀疑并前往张某的公司求证,发现业务员已经离职,经核实后发现自己签约的理财协议非公司正式合同,随即报警,张某最终被警察抓获。 二、案例分析 王叔叔被张某介绍的内部理财产品所吸引,轻信转账给他人进行投资,盲目追求高收益,最终被诱骗入局,血本无归。在这个案例中,王叔叔有三次机会脱坑。 第一是在了解到产品时,应及时找相关单位去核实真实性。 第二则是在签订协议后,可以根据公司公章情况再次跟对方单位核实真实性。 第三则是在转账时,可以和银行核实相关情况。 三、风险提示 1、要充分认识金融市场风险,理性看待市场波动,投资量力而行,投资不能太贪心,高收益通常伴随高风险。 2、购买理财产品要通过官网、官方APP等渠道,投资资金直接汇入发行人账户,且无通过个人账户或第三方购买。 3、对于消费者来说,一定要注意避免进入高息诱惑的陷阱。通常你看中的是收益,而骗子看中的则是你的本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