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总是渴望亲人嘘寒问暖,但有人竟动起歪脑筋打起了坏主意。这不,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一男子在聊天中骗取老人信任,事后盗窃老人钱财。
王某系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峡镇某村村民,年逾七旬。 9月2日,王某闲来无事,从村里坐车至桥头镇商业街闲逛,准备给孙子买点零食,谁知迎面走来一中年男子,张口就叫大叔,并自称:他姓史,是王某老家的亲戚,这次偶遇很难得,还张罗着给王某买菜、水果及药品。 王某看到男子如此热情,心中也没有多想,两人便拉起了家常。大叔,你家孩子去打工了?经常回来看你不?社保、医保都有吧?要是家里有啥事,给我打电话啊……一番闲聊后,史某骗取了王某的信任,王某将家里情况详细说了出来。了解到相关信息后,史某将王某送到公交车站,看着其上车回家。 几个小时后,史某按照王某的描述,坐着公交车找到了王某的家。 “噔、噔、噔……”一阵敲门声,王某家的门被敲响了,原来史某来到他家中看望他。 “你怎么来了?” “我来看你啊!大叔。” …… 进门后,史某一直待在王某家中,跟王某聊聊家常、逗逗孩子,直至深夜,史某都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待王某把孙子哄睡后,便提出要留宿在他家。看到史某没有去处,而且夜已深了,王某就同意了他的要求。 谁知,史某并非真的要留宿,而是另有图谋。他一直在装睡等待时机,看到王某睡着了,悄悄从王某的钱包里盗取了2180元现金,事后翻墙逃离现场。 9月3日,大通县公安局接到王某的报警电话,称:“我在县城逛街时,一男子上前搭讪,说是老家村里的人,并于当天来到我家留宿偷走了我的钱。”接警后,办案民警调取监控视频,成功锁定犯罪嫌疑人行踪。9月15日,民警在互助县一宾馆内将犯罪嫌疑人抓获。 经讯问,犯罪嫌疑人对盗窃他人钱财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供述,他姓汪,不姓史,系互助县人,他使用套近乎的方式骗取老人的信任及家庭情况,事后以看望为名,找到老人住所提出留宿请求,从而实施盗窃。 在民警的讯问中,汪某还供述了自己实施盗窃的另一起案件,8月27日,他以同样的方法,盗取大通县黄家寨镇一村民的2500元现金,以上厕所为由逃离现场。 10月27日,大通警方将犯罪嫌疑人汪某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11月18日,记者采访此案时,办案民警温馨提示,老人要增强防范意识,遇到声称是“熟人”的陌生人,或者遇到自称是“亲戚”套近乎的,不要轻易相信,特别是不要将钱借给陌生人,要打电话向自己的子女核实。发现被骗后,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电话。作为子女,要多关心家里老人的日常生活,引导老人保管好财物,提醒老人注意防范此类诈骗犯罪。 来源:青海法治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