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大了电话小了感觉越来越好 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来越好 商品精了价格活了心情越来越好 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环境越来越好“ 这是来自宋祖英唱的得《越来越好》里得歌词,正符合上后拉村现在得情况,上后拉村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大通县,海拔高,四季分明,霜冻期长,是典型的青海农区深山村,随着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深入实施,村民们盖起了新房,开上了新车,产业也多了,日子越来越好了。过去这里是“出门泥泞路,吃水牛马拖,产业不起色,致富没门路”。年轻人纷纷外出就业,村里只剩下老人、妇女、儿童。 2019年,青海住建部美丽乡村“共同缔造”帮扶工作组和碧桂园帮扶团队来到上后拉村调研,并将其确定为大通县10个项目试点村之一,着重解决村庄环境卫生,培育基层党建,引导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扶工作组经过深入调研和广泛讨论,确定产业先行,将产业作为带动全村发展和村庄治理的活力来源。有着独特自然风光的上后拉村,坐落在山脊之上,环顾四周,万亩良田和油菜花海尽收眼底,背靠皑皑雪山,遥望大通“老爷山”,又紧挨着十里塘坊和烟雨尕漏2个旅游景区。因此,帮扶团队很快就有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 
青海人夏天对浪山得情节比较重,游山玩水是夏天闲暇时光得主要任务,2020年春节后,碧桂园帮扶团队带领村干部外出考察县域内的旅游发展业态,结合上后拉村作为土族村落的鲜明特点(土族又被誉为彩虹的民族),设计和捐助建设了7座七彩特色木屋,不到2个月的时间建成并投入使用。每到周末,游客们在这里聚会、野炊和烧烤,欣赏乡村美景和油菜花海,而充满童趣的七彩木屋又满足了游客们拍照打卡的需求,也为村庄带来了活力和改变的契机。自始,以传统农耕为主的上后拉村,开启了发展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的新篇章。在每村增加2万元村集体收入的同时,旅游收入也不断增加。 
随着游客们进了村,村民们的固有思想也开始有了新的变化,并主动给村委和项目组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村党支部动员广大党员,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环境治理行动。碧桂园帮扶组投入资金,将村庄外立面进行了美化亮化,绘制特色彩绘墙,修缮了广场等公共配套设施。 谁也没想到,经过这个夏天,上后拉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木屋烧烤院甚至一房难求。而大量游客的到来,也激发了村民们创富的积极性。留守在家的妇女刘富存是村里的厨艺达人,在项目组的动员下,在村里摆起了第一个小吃摊。最初还有点不好意思,后来游客们对她手作酿皮的称赞和不错的销售收入,逐渐让她树立了信心。 
七彩特色木屋项目的试水成功,给了上后拉村不小的鼓励。但是,要真正拉动村民实现产业转型和增收致富,还得丰富旅游业态,鼓励更多村民参与进来。2021年项目组启动了民房改民宿和农家乐、特色养殖、改造经营性摊位等项目。通过项目宣讲与动员,先后有 7 户农户表达了建设农家乐的意愿但碧桂园驻点帮扶负责人张重庆又犯难了:7户农户自身条件各异,而第一批建设农家乐的意义重大,为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候选人需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发展能力。张重庆说:“第一批农家乐只能成果不能失败,我们希望通过培养致富带头人,来实现后续逐个项目的稳步落地。” 通过大量走访调研和座谈,在村里摆摊第一人的刘富存家,成为项目组动员的对象之一。刘富存的丈夫白国成曾经是村里的党员干部,有能力、有威望,是个最佳人选。之前他因为在村里任职村干部无暇顾及,今年已从村里卸任,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在沟通项目设计方案后,白国成很心动,改造工作很快就启动了。 
“碧桂园帮扶团队不仅提供设计方案和资金扶持,还带我们参观了很多外地的农家乐,走访体验人家好的经验,实打实学到了办法,心里更有了做事的底气”。在项目最初运营阶段,帮扶团队在农家乐运营、宣传推广和客流引流方面也提供了很多支持,这让白国成的信心更坚定了。今年7月18日,当地政府和帮扶单位共同授予白国成的农家乐为”共产党员经营示范户“。开业后,游客络绎不绝,带着家乡味道的本地土豆、跑山羊、土鸡等都成为游客慕名而来的美味诱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