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5元一斤和20元一斤的鸡蛋有什么区别?试验结果跟你想的不一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1-20 09: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5元一斤和20元一斤的鸡蛋你觉得哪种更好?市场上对鸡蛋的叫法五花八门,不仅是品种繁多,价钱更是相差甚远。

090545d4yu8mut4d48358m.gif

那么5元一斤和20元一斤的鸡蛋到底有什么区别呢?检测选取市场上销售的25款鸡蛋的样品进行了比较试验:

它们之间有差别?


01 营养成分没有任何差别


25款鸡蛋营养成分含量仅仅略有差异。

090545bvb9a4zujdudq5ue.jpeg


02 蛋白质的含量


20元一斤的山鸡蛋还不如5元多一斤的普通鲜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

090545zp2hpi1nhh8dzi6b.jpeg


03 钙、镁、钾的含量


虽说20元一斤的鸡蛋里钙、镁、钾的含量确实比两元的高一点,但是这一点点其实微不足道。

拿钙来说,一个约50g的鸡蛋里高出7mg钙,这还不及你每天需要钙量的1%。

有些昂贵的鸡蛋,营养甚至还不如普通的鸡蛋。除了视频里介绍的知识,再来看看这些....

土鸡蛋比普通鸡蛋有营养?

土鸡蛋和普通鸡蛋的主要营养成分,整体上是没有显著差别的。

但是土鸡蛋口感确实会比普通鸡蛋好点。

090545epz733ni3ifusf33.jpeg

红壳比白壳鸡蛋有营养?

实际上蛋壳的颜色完全是由遗传基因决定的,有些鸡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可代谢产生卵壳卟啉,使蛋壳呈浅红色,有些鸡则不能产生卵壳卟啉,因此蛋壳呈白色。

这个基因只能决定蛋壳的颜色,跟鸡蛋的营养一点关系也没有,所以挑鸡蛋完全没必要在乎蛋壳的颜色。

090547imungrurxcu2mt9i.jpeg

对于鸡蛋相信大家都有一个疑问:“要不要洗?”

存放前,不要洗:  蛋壳上有一层保护膜,清洗时很容易被破坏,反而易导致细菌侵入,水分流失,使鸡蛋变质。

清洗后再存放,反而会加速变质,放久了再吃还会出现中毒症状!

烹饪前,一定洗:  如果鸡蛋马上要水煮,建议大家要先把鸡蛋表面的污垢冲洗掉再进行水煮。

090547dr0g4aty4y0ayzey.jpeg

胆固醇高不能吃鸡蛋?

很多人不敢吃鸡蛋,是因为觉得鸡蛋里面的胆固醇太高,害怕吃了以后会影响血液里面胆固醇的含量,从而诱发高血脂和高血压,增加患上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尤其是一些本来体内胆固醇就很高的高血脂患者就更不敢吃鸡蛋了。

那么,吃鸡蛋真的会影响体内胆固醇的水平吗?咱们今天就来从鸡蛋的本质来了解下。                                                            

鸡蛋里面都有什么?

想要了解鸡蛋,要从两个部分入手,一个是蛋黄,一个是蛋白。

01 蛋白里都有什么?

蛋白,顾名思义主要成分就是蛋白质,1个鸡蛋的蛋白中大约含有4-6g的蛋白质,并且这些蛋白质里面的氨基酸都是身体所需的氨基酸。

不过鸡蛋里的蛋白和其他肉类食物的蛋白含量还是有差距的,100g蛋白(约3个鸡蛋)里面大约含有12g蛋白质,但是100g鸡肉里面大约含有23g蛋白质,由此可见6个鸡蛋的蛋白总量才能抵得过一小块鸡肉。

090547yywmeqewawa0pybr.jpeg

02 蛋黄里都有什么?

一个蛋黄里面的胆固醇含量大约为184mg,如此之高的胆固醇含量让很多人对蛋黄产生了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不过虽然蛋黄里面的胆固醇含量很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胆固醇都能直接影响血液内胆固醇的总量。

研究表示:每100mg食源性胆固醇对血液胆固醇含量的提升只有0.038mmol/L,而人体血液内胆固醇的含量应该是2.8mmol/L~5.9mmol/L。

090547tyxxrca1gbys3yyt.jpeg

184mg*0.038mmol/L=0.06992mmol/L,由此可见就算你每天吃10个鸡蛋,对血液里面胆固醇总量的影响也只有0.69mmol/L,远远低于正常血液里胆固醇含量的正常值。

因此一个小小的蛋黄,不足以影响到血液里面总胆固醇水平,因此担心吃鸡蛋会导致胆固醇过量的问题完全是杞人忧天。再者说,鸡蛋的绝大部分营养物质都在蛋黄里面,不吃鸡蛋黄的话还不如不吃。

来源:高质量生活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