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到五月,西宁的街道、公园、小区里,柳絮杨絮开始飘飞。这些白色的絮状物如一片片雪花,一个劲儿往各种地方钻,给市民带来了不少烦恼。为减少飞絮带来的困扰,绿化部门尝试通过“打针”方式来抑制。那么效果如何呢?
昆仑东路飞絮随风飘
“每年到这时候,飞絮飘扬,出门必须戴眼镜和口罩,不戴不仅容易迷眼睛,还会吃一嘴毛毛。”5月14日,西宁市民马女士一出门,就戴上了帽子、口罩和眼镜。
像马女士这样“蒙面”出门的不是特例。11时,西宁市昆仑东路,白色丝团状的飞絮漫天飞舞,轻盈得像绒毛,有些落到地面后聚起来像一团团棉花,在风中摇曳转圈。
飞絮飞舞的路段,过往的市民在飞絮中快步前行,有的捂着嘴巴,也有的用手在脸部挥舞着,努力赶走眼前的飞絮。
“这两天飞絮特别多,落到桌子、沙发等处,家里都是毛毛,一天要擦很多遍桌子。”居住在青铁佳苑小区的马先生说,飞絮横冲直撞,像是“雪花飞舞”。
有些公园、街道飞絮少了
有没有方法抑制柳絮杨絮的产生呢?记者联系到了西宁市城北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绿化科副科长孙玉强说,为了减少飞絮对群众生活和工作的影响,绿化部门通过注射生物药剂抑制飞絮。
孙玉强说,2018年,城北区在柴达木巷和朝阳西路先行试点,2019年取得明显效果,后续在朝阳公园做了试点,今年观察后发现,基本没有飞絮产生了,也没有对树木的生长造成影响。
12时,记者在城北区朝阳公园附近看到,绿化带里栽种着多棵杨树,附近没有飞絮漫天的场景,零零星星的飞絮基本不会对市民造成太大困扰。
在城西区麒麟湾公园健身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往年飞絮确实挺多的,健身完得先在楼道里拍打清除这些白毛,今年真的少了,还以为季节没到呢,柳絮也不再随处飘了。”
城中区市政公用服务中心绿化科工作人员告诉记者,2019年,城中区绿化部门在城区各街道注射了一千多支生物药剂防治杨絮柳絮,通过今年观察发现,各街道飞絮纷飞情况比往年减少了很多,在抑制飞絮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飞絮能不能完全控制
去年7月,西海都市报社记者曾采访过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相关人士说,西宁市园林部门从2016年开始注射生物药剂,主要成分为赤霉酸。这种成分的药剂注入树体后,可以把杨树的生殖营养调整为生长营养,减弱杨树第二年花芽的分化。花芽是杨树的繁殖载体,抑制杨树花芽分化,就会减少花絮的产生,从而飞絮也会减少。
那为什么有些区域还有大量飞絮?孙玉强解答说,我们看到的飞絮并不全是街面道路的,有的是从老旧企业、楼院和小区存留的老树上吹出的,城市绿化范围是对试点区域的树木进行防治。
“我们每年在飞絮刚飞完的时候,会给树木注射飞絮抑制剂,过早或者过晚都没有效果,青海的防治季节是每年的六月份,第一年注射,第二年起效。”孙玉强说,西宁市在治理杨树飞絮问题的同时,也在逐步调整树木种植结构,优化树种。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将新品种与新技术应用有机结合,为市民营造更健康的环境。
孙玉强介绍,这种生物药剂,一针剂含量10毫升许,价格为8元一支,按照树木直径计算,树木越枝繁叶茂,注射的针剂就越多,通常树径30厘米的树木需要注射5支针剂。
西宁市林业和草原局相关人士说,西宁市地理位置特殊,乡土树种就是杨树、柳树和榆树,所以大部分区域还是有飘絮的情况,如果整体改造或者全面注射药剂的话,财政上也需要一定的支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