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从2016年的日均3.7到2018年的日均1.92左右,三年时间,西宁市的交通拥堵指数下降明显,新建、扩建道路对周边道路交通分流作用逐步显现。畅通西宁三年攻坚计划,使西宁市城市路网得到进一步拓展,交通大数据应用不断发展成熟。
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十大拥堵缓解城市,这是对西宁市近三年治堵最好的肯定。旧路拓宽、新建道路……不断拓展的交通路网让车辆通行有了更多选择。或许,在市民眼中,早、晚高峰期主城区各条主干道的交通拥堵状况缓解效果甚微,但在路网扩充的同时并没有限制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单凭这一点,畅通西宁三年攻坚计划还是体现出了它的显著效果。
三年时间,西宁市的交通拥堵状况到底缓解了多少?根据西宁市交通运输局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6年,西宁市的交通拥堵指数大约为日均3.7;到了2017年,交通拥堵指数已经下降到了日均2.5;而到了2018年,交通拥堵指数已经下降到了日均约1.92。连续三年交通拥堵指数下降,也正是成为西宁市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十大拥堵缓解城市的佐证。
也许拥堵指数并不能完全反映城市拥堵的缓解状况,但它是一座城市拥堵状况缓解的指标。凤凰山快速路的开通,是西宁市交通拥堵缓解的明显实证。在凤凰山路未开通之前,从南山路前往海湖新区,最快速的、最直接的通行线路便是昆仑路。按照市民汪女士的计算,晚高峰走昆仑路最快也需要40多分钟。而凤凰山公路开通之后,晚高峰两地的通行时间已经缩短到20分钟以内。同时,凤凰山快速路的开通也有效缓解了昆仑路高峰时期的通行压力,其中工作日昆仑西路早、晚高峰拥堵指数较凤凰山快速路开通前分别下降19.47%和20.38%,昆仑中路早、晚高峰拥堵指数较凤凰山快速路开通前分别下降26.17%和14.33%。
近三年,西宁市城区道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路网规划向“细、多、全”转变,道路分流明显加强。南北绕城高速公路的免费通行,分流了不少临近道路的交通流量,从而进一步释放了城区道路的通行空间。
来源:西海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