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编给大家讲个可怕的故事
再过144个小时
2018年就真的结束了!!!
想问问大家年初定的小目标实现了吗?
回头想想这一年
真的是发生了很多不平凡的大事
追过的球星退役了,看过的漫画完结了
喜欢的歌手隐退了,读过的作者去世了
崇拜的偶像消失了,童年的坐标没有了
很多人感慨:90后已经开始失去了...
而对于生活在西宁的人来说
每天朝夕陪伴的这个城市
也在这几十年的光景中蜕变了模样
迭起的高楼,黯淡的老巷
还有那群不再莽撞的少年
身边好多的熟悉的事物都在消失
你在这里,又“失去”了什么呢?
|大十字天桥|
1993年设计,待开工建设,1994年诞生并开始使用,不仅方便了行人通道,也缓解了车行道的压力,给市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座建于90年代初的西宁首座过街天桥,与2008年12月拆除。但只要提到大十字天桥,大家就会自动联想到每年的社火。
|人民公园大转盘|
人民公园路口原来还有个转盘,现在已经看不到啦,在夏天的时候,从远处看,还是有点好看呢~
随着那里的几条街道的交通压力不断增大,拥堵的我问题越来越严重,最后决定拆除。
|刘胡兰商店|
刘胡兰商店,那个年代没有超市、大商场,别看刘胡兰商店门面小,里面卖的东西都很全呢~
然而现在的大十字商圈,早已没了这样的店面,但是不少老西宁人家里都还有当年在刘胡兰商店买的家用物件~
|西宁汽车站|
原西宁汽车站坐落在西宁市建国路湟水河畔,与火车站隔河相望。如今已坐落在西宁新火车站旁。
而且在西宁,客运汽车对于附近市县的人们来说,还是比较方便的。
|人民电影院|
有人说,西宁最早的电影院是西宁市人民电影院,也有人说是湟光电影院。
但是,一些曾经耳熟能详的戏楼、戏院、剧场在老西宁人的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今它们已经不复存在。
|西门喷泉|
那时候西门小广场上有个喷泉,还有很多鸽子,周末喂鸽子也成为了一种乐趣。你在这里喂过鸽子吗
|记忆中的出租车|
以前的出租车是天津大发,有点像面包车一般~还记得那会第一次乘坐出租车的兴奋和激动吗?
|青海产的香烟|
估计上了年纪的人才知道,以前青海也有不少香烟品牌,像塔尔寺、杜鹃花、江河源、北方、乐都、日月山等,这些香烟都是乐都卷烟厂生产的。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乐都卷烟厂出产了青海湖、湟光、95、35等一系列品牌卷烟,这些烟曾一度走出青海,其中,青海湖牌香烟尤为出名。
|青海话|
青海话是一种文化底蕴深厚、内容丰富、历史悠久、韵味十足的方言,而且越来越多的方言节目也开始风生水起。而与此同时,青海话却逐渐在消失......
在西宁城区,十岁甚至十五岁以下的儿童,对于青海方言基本上已经处于能听不能讲的状况了,而且,有的方言俗语,孩子听了估计也会是一头雾水。
|破衣换豆角|
小时候听到换大豆的来了,就会拿起已经收拾好的旧衣服出门去换上点,我还记得那时候她们带着粉色、枚红色等彩色的头巾……(原谅我没找到那样的照片)
|蔬菜摊杆秤|
还记得那时候的杆秤吗?菜市场老爷爷闭着一只眼睛另一只眼睛就在那里瞄啊瞄,生怕看错了,现在有了电子称,这门手艺迅速就消失了……
不管你承认与否
小时候熟悉的地标不见了
记忆里的味道找不到了
过去生活的点滴印象越来越模糊了
就连曾经走过的街巷也已经被取代了
关于西宁那些消失的商场、饭店、街道
你有哪些记忆?
来源:西宁晚报、西海都市报、网络,搅沫沫整理发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