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记者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园区建设局了解到,总投资11.9亿元的刘家沟生态公园建设项目二期已经进入实质阶段。原本荒废的排洪沟,将华丽变身为绿地率为75.1%的生态公园。
刘家沟绿地景观生态公园局部效果图。
据悉,位于生物园区的刘家沟面积23公顷,地势西高东低,为不规则长条缓坡,东西最长1900米,高差约43米,最宽164米,最窄50米,场地中部有一条自然泄洪冲沟横贯东西,冲沟平均深度约12米。刘家沟原貌为自然排洪冲沟,由于各种原因水土流失严重。为了落实西宁市城市双修、冲沟治理工作,园区启动刘家沟治理项目,依据自然地形地貌特征,注重海绵城市、绿色建筑理念融入,以雨水“流不走”、管廊地下藏、低缓冲开发为理念,退台式处理高边坡方式景观设计,综合性治理刘家沟荒地,达到刘家沟改造的目的。
原本的荒沟摇身一变,成为园区集生态防护、休闲绿地、餐饮娱乐、地下停车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绿色立体生态景观公园。
2014年开始,生物园区着手规划刘家沟整治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刘家沟排洪箱涵工程,建设长约1.9公里的矩形箱涵,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2016年已建设完成;二期刘家沟生态公园项目,纵向设计8米宽的车行道路、人行文化景观、生态建筑,其中生态建筑自下而上依次为地下停车库、餐饮门店、休闲服务观景台以及体育场地、儿童游玩球场等娱乐设施,建设集生态防护、休闲绿地、餐饮娱乐、地下停车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绿色立体生态景观公园。
据了解,刘家沟绿地景观生态公园内有四大核心建筑:特色景观生态公园、体育馆、大型商业建筑、公园配套管理用房,以实现绿地景观、休闲观光、公园配套服务三大功能。建筑形式采用现代风格设计,力求简洁大方。屋顶均为平屋顶,通过屋顶的平台以及栏杆,墙面、门窗等的细致处理,形成色彩丰富、错落有致的建筑形体。意图让公园成为一个诸多元素的融合之地,既是展馆,也是市民的休憩场所。
来源:西海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