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6月26日上午,阳光明媚,城中区南川西路142号院里,福禄巷南社区老党员聚在一起,61岁的戴孟奇等几十位老党员坐在院子里新建的“红廊亭”楼宇服务工作站,为居民们送政策、传精神,听取居民心声。 “有着34年党龄的戴大哥退休不褪色,多年来,他积极发挥一名党员一面旗帜的先锋模范作用。”福禄巷南社区副主任朱蕾对记者说。
义务宣传员,文明劝导员,和谐促进员,热心老党员,这一连串的称号都是戴孟奇的“头衔”。虽然戴孟奇已经退休,但他每天都把自己的“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
“戴大哥,这事还得由你出面帮忙解决。”前不久的一天,一个电话让戴孟奇又忙碌了起来。原来,在南川西路142号院后院,个别居民在角落里堆放了一些建筑垃圾,社区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可是堆在那里的砖块,却让社区犯了难。戴孟奇来到院子里,二话没说,就蹲在地上帮社区工作人员捡砖块。戴孟奇的体重有200斤,不一会儿的工夫,他的衣服就被汗水打湿,脑门上也全是汗。 “戴大哥,你休息一下吧,先喝口水。”“没事,没事,还有几块就捡完了,等把这里全部拾掇干净了,我再休息。”戴孟奇把废弃的砖块全部捡拾到垃圾车上,又帮助清扫员把砖块拉出了小区。看着小区恢复了以往的整洁,戴孟奇开心地笑了。
最近,福禄巷南社区正在打造居民长廊亭,戴孟奇积极建言献策。“社区为我们打造了红色亭、议事亭、休闲亭、文化亭、治安亭、曝光亭、接访亭等居民喜爱的长廊亭,在这里我们可以议自己的事儿,晒着幸福,所以,我也得做点啥。”在正在建造的红色亭前,戴孟奇挽起袖子,和工人们一起干起了活儿。 “这些长廊亭建好后,我们就有了活动场所,所以,我要加把劲儿,多尽些力。”戴孟奇说。
社区里操心的事多了,戴孟奇越发感到时间宝贵。“我的身体不好,而且听力下降,现在干起活儿来,感觉大不如前。”戴孟奇希望,在退休的这些年中,发挥党员带头作用,虽然身体状况受限制,但他还是希望能发挥余热,多为社区建设尽些力,多为居民做好事。
“我们社区像戴孟奇这样的老党员有很多,他们成为社区居民自治力量的核心,为解决居民难题出智出力。”福禄巷南社区党支部书记冯军芳表示,正因为有了这样能管闲事的老党员为社区作贡献,邻里关系才变得越来越和睦,助人为乐的风尚越来越浓厚。
来源:青海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