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月24日,格尔木市郭勒木德镇富源村第一书记王金海一行带着村民们的深情厚谊,将绣着“助农扶贫情谊深携手共建新农村”“帮扶企业送真情贴心服务暖人心”等三面锦旗送到国网海西供电公司,感谢国网海西供电公司两年来的倾力帮助。
富源村是格尔木市重点扶贫村。全村总耕地面积850亩,人均占有耕地0.8亩,一直以来,种植枸杞是该村农民的主业。受土地制约,村里的枸杞业规模始终做不大,枸杞市场忽冷忽热,导致村民的“钱袋子”总鼓不起来。富源村整合资源,成立格尔木全民心劳务服务有限公司,为贫困户提供贷款担保,购买大型机械,吸纳村里的剩余劳动力,搞劳务输出和机械租赁,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成立劳务公司,对于世代为农的我们来说,是摸着石头过河。”劳务公司负责人马富贵说,“除了一身蛮力外,要经验没经验,要技术没技术,很多企业都不愿雇佣我们,更别提合作了。”
国网海西供电公司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与富源村劳务公司签订劳务雇工合同,精心挑选强壮劳动力参加该公司的工程建设项目,切实帮助贫困户创收。对劳务人员进行岗前安全、业务技能培训,从基础开挖、转运电杆、通道清理等工作中的危险点和防范措施进行了详细阐述,提高劳务人员的安全意识、风险防范意识和业务技能水平,确保劳务人员能安全施工作业。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实现对症下药,因地制宜,多渠道、多元化精准扶贫路径,让百姓少忧心添信心。2016年,国网海西供电公司与富源村结成帮扶对子,建立联点共建村第一书记常态对接沟通机制。同年8月,与贫困户马占鸿、马启军结成帮扶对子,并根据其自身脱贫想法,筹集4万元创业资金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
“在供电公司的帮扶下,去年我们家养了4个品种800只鸡,收入达到了10000元,提前实现了脱贫致富的梦想。”马占鸿高兴地说。
“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国网海西供电公司党委副书记陈昀说,既要送温暖,更要送志气、送信心。把贫困群众心焐热、脑更新、劲鼓起,才能让自身努力与外界助力同步共振,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
国网海西供电公司筹集资金12万元用于教育救助、村级产业扶持、大病救助、养殖启动周转等,解决迫切的生产生活之需,激励他们树立脱贫致富的决心。
“要不是获得了教育资助,真不知道女儿现在是在校园还是在外地打工……”村民马应花感慨地说。去年,女儿如愿考上了大学,而大学一年的学费、书费、生活费要1.5万元,对于这个贫困家庭而言是个天文数字。就在马应花一筹莫展时,国网海西供电公司伸出援手,为她提供了1万元的教育帮扶资金,圆了女儿的大学梦。
“对于贫困家庭的子女,教育是改变他们的重要途径。如果不伸出援手,孩子就会无书可读,贫困也可能会延续下去。”王金海说。富源村依托资源优势,产业发展走出了一条特色化、多元化、绿色化的创新之路,年人均收入由4年前的4300元,增长至12000多元。
来源:青海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