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王海明是饮马街街道东大街社区观门街32号411室居民,是辖区的一名特困户和“三无”老人,今年71岁高龄,无儿无女独自一人居住,老人常年身体多病,腿脚不便走路靠两根木棍支撑,眼睛高度近视、听力严重障碍,平日无经济来源,仅靠政府的低保金度日。老人自2017年8月因感冒引起肺部感染被社区工作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治疗,考虑到老人无人照护,社区工作人员自愿为老人当起了“儿女”,自愿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义务,每天轮流到医院给老人送饭,并发动辖区志愿者和周围邻居帮助照顾老人的饮食起居。
2017年11月中旬老人的病情出现恶化,卧床不起,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去老人家中给老人做思想工作,希望他前往医院进行医治,可是老人很固执,社区进行多次劝说也未能做通他的思想工作。但是社区仍然没有放弃,每天照常安排工作人员和辖区热心居民轮流去老人家中跟他聊天,并进行照护。经过社区多次劝说,老人的思想工作终于做通了,12月8日,社区工作人员联系120将老人送到省医院进行医治,经检查确诊为肺癌晚期。住院期间,社区安排工作人员每天前往医院照顾老人,并开导老人配合医院进行治疗。与此同时社区第一时间与省医院、区民局、街道办事处取得联系,经过多方协调,为老人争取了减免检查费、住院费等优惠政策,减轻了老人经济负担,社区并为老人请了护工,每天24小时不间断照料老人的饮食和就医情况。12月底,老人的病情好转,考虑到老人出院后家里无人照顾,社区积极和青海省慈善医院进行协调,将老人接到慈善医院进行调养。
经过近6个月的治疗和调养,到2018年2月老人的病情出现恶化,于2月4日经医院抢救无效宣布死亡。社区得知这一消息后,第一时间向上级部门上报老人去世的情况,并联系老人远在陕西的亲属来见老人最后一面。待老人亲属到来后,2月7日早晨街道办事处和东大街社区工作人员与老人亲属一起,将老人的遗体在青海神安殡仪馆进行火葬,送老人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做完这一系列工作后,老人的亲属感动地说:谢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感谢一群社区“儿女”对老人生前无微不至的照顾,使他们这些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感到无地自容。社区主任关丽萍说:“我们只是尽最大努力为老人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作为社区工作者,帮扶济困是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也是践行十九大精神的实际表现,她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社区要建立长效帮扶机制,根据每个困难家庭的不同情况开出菜单式帮扶措施,切实把党的关怀送到每个困难群众家中,切实把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为民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来源:青海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