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ounder-content style="padding-bottom: 0px; margin: 0px; padding-left: 0px; padding-right: 0px; padding-top: 0px">
日前,高德地图联合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阿里云等权威机构发布《2017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最新信息显示,西宁交通拥堵缓解指数进入全国前10名,位列第六名。
据悉,此报告采用“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作为城市拥堵程度的评价指标。高峰拥堵延时指数为市民高峰拥堵时期所花费的时间与畅通时期所花费的时间比。报告显示,2017年西宁位于城市高峰拥堵排名的第29位,比去年的22位有所下降,在2017年度拥堵指数缓解率TOP10城市中,西宁位列第六,拥堵指数缓解率为7.37%。
西宁拥堵程度下降,拥堵指数缓解,这与近两年西宁市大力实施缓堵保畅工作是分不开的,特别是“畅通西宁”攻坚计划的一步步实施,“公交都市”“静态交通”“智能交通”“绿道网络”“文明交通”六大专项建设为主的“畅通西宁”建设,使得西宁“外环内网”的交通新格局加快构建。昆仑桥南北侧对称建设两座新桥,三桥飞架南川河;长江路桥改造完成,城北区与城中区、城西区之间的过渡更加便捷;湟水路高架桥、峡口路连接线建成通车,西宁南北城区相连接,南北高速从此贯通;长江路拓宽改造完成,消除了中心城区道路瓶颈,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优化区域交通网络;而随着凤凰山快速路、宁互路拓宽改造、昆仑大道西延段、西城大街路连接线等工程的实施,西宁交通变得越来越快捷,西宁的“外环内网”格局变得更加丰满,西宁老百姓的出行也越来越畅通。
“确实比前两年畅通了”,就切身感受来说,生活区域不同的西宁市民,有不同的回答。常经长江路、昆仑桥去往麒麟公园休闲锻炼的孙先生说,这一道是他平时通行最多的主干道,2017年他的感受是,确实比以前畅通了许多,昆仑桥更漂亮了、长江路宽敞了,很少遇到那种长距离的大堵车,现在昆仑桥两侧还在建地下人行通道,以后就更安全方便了。居住西钢片区的周先生,也深感道路的越来越畅通,湟水路高架桥建成后“一桥飞架南北”,他从柴达木路这头开车过高架桥到对面的昆仑大道、海湖新区,不必再从原来的破旧民宅夹杂的崎岖小巷中绕行,太方便了。
路网建设带动了交通越来越畅通,不仅如此,智能交通信号灯、公交专用道、打造西宁市智慧APP、持续加大路网密度、着力解决停车难、停车乱……西宁市不遗余力地实施缓堵保畅工程,让曾经常常大呼“很堵”的市民越来越觉得西宁不再那么堵了。西宁市大力发展公交先行战略,提升公交的服务质量和乘车环境,让更多的人选择乘坐公交车出行。去年公交专用道开通启用以后,公交车行驶的顺畅程度比以前好了很多,信号灯的设置也给公交车带来了便利,公交车专用信号灯的设置,让公交车司机们真正体会到了“公交优先”战略的落地。而在智慧交通打造方面,自西宁智慧交通APP投入使用后,实现了实时路况、随手拍、交通事故快处快赔、车辆年审预约服务等14项功能,为群众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
来源:青海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