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仓大甩卖,五折起。”“门店到期,只要60元。”“狂甩5天,全棉床单仅需10元。”类似的商铺清仓随处可见,可有些商户甩卖了一年多还未清仓,不禁让人怀疑清仓的真实性。
省城西大街附近,一家商铺门口张贴着“门店到期”“清仓60元”等字样。徐女士看到清仓处理广告,忍不住进去看了看,感觉价格便宜,质量还行,她给丈夫购买了一件衬衣。然而,徐女士发现,同样的衬衣在别的店铺中更便宜,她感觉上当受骗了。
过了几天后,徐女士发现购买衬衣的这家店铺还在清仓甩卖,几个月过去了,商店不仅没有转让关闭,店里还会售卖新的商品,她这才明白,商家是借助“清仓甩卖”的名义忽悠人。
6月1日,记者在省城走访了多家贴出“亏本大甩卖”“一律最低价”的店铺,一些生活用品、日用品商店,价格的确优惠不少,但部分服装店和床上用品商店,售卖的商品价格变化不大。
几家张贴有“五折处理”“拆迁大减价”的店铺中,不少市民在选购商品。附近居民说,这些店铺早在几个月前便打出了减价的标语,几个月过去了也不见清仓处理完。
一家店铺里的店员称,为了能够早点将囤积的货物售出,吸引顾客,一般商家会提前几个月贴出减价的标语,有可能下个月就要搬走店铺。
一名销售皮鞋的商家说,有的商家抓住顾客买便宜的心理,打出“减价最后一天”“清仓处理”的旗号搞促销,有的甚至把假冒伪劣商品混入其中。
来源:西海都市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