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二月初二,对于庄户人家来说,是一个不亚于春节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很多人的微信圈被“慕容古寨的酩馏酒”刷屏了。 春日的慕家村依旧春寒料峭,走进慕家村,一股浓郁的酒香味扑鼻而来。慕家村位于西宁市湟中县拦隆口镇金仓岭,本是一个名不见经传、只有百余户村民和数百亩土地的小村庄,如今却因酒而扬名。酩馏酒在青海民间久负盛誉,而慕家村是青海省酩馏酒的发祥地。几百年来,慕氏家族运用酿酒的祖传秘方不仅使酩馏酒香飘万里,而且还使酩馏文化传承流芳,而慕家村如今也被诗意地改为“慕容古寨”。 一大早,“慕容古寨”的“掌门人”慕兰就开始忙碌了,刚结束了“二月二”这天举办的第五届“慕容古寨”酩馏文化旅游节,紧接着又开始忙活酩馏酒民俗文化体验园的建设事宜。 虽然地处穷乡僻壤,但慕家村的酩馏酒却是真真正正印证了“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句老话,每天慕名来买酒的顾客从未间断过。因为酩馏酒的酿造需要一定的周期,时常因供不应求而卖断货。每到周末,城里人更是开着车来到“慕容古寨”,品品美酒,吃吃农家饭,感受一下慕氏家族千百年来的沧桑与辉煌。 “慕家村现在的名气可大了!”每一个来过这里的人都这样说。在国家旅游局最新公布的全国“能力带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名单中,慕兰榜上有名。 不仅如此,“慕家村酩馏酒”被确定为我省第一批青海老字号和著名商标;慕家村被省旅游局评为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慕家村还成立了青海高原酩馏影视文化村,被农业部、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休闲农业及乡村旅游点;慕家村酩馏酿造技艺也被认定为西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个传承数百年的小酒坊,如何吐故纳新,打好民俗文化和旅游观光特色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酩馏酒名气的传播和旅游业的升温,我认为应该抓住机遇推动酩馏酒延伸产业和文化的发展。”慕兰亲力亲为地把陈年佳酿搬进搬出,她是慕家村酩馏酒的第九代传承人,这份家业传承到她手里以后,她不满足于仅仅只是酿酒、卖酒。她开始注册商标,成立公司,在做大酒产业的同时,以酒文化为主挖掘旅游业,以酒糟为饲料发展下游养殖业,从自家小作坊逐步走向了集种植、酿造、养殖、旅游为一体的民营企业,由此也带动了当地的发展。 “慕容古寨”以每年每亩1100元的土地租金流转当地农户的土地,收购农民自家种的青稞、大豆、洋芋等,还吸纳附近村民来打工,乡亲们在 “慕容古寨”找到了致富路。正在伙房忙碌的村民李艳芳说:“我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挣钱了,还能照顾上家里,很知足。”目前,已有50多名周围的村民在慕家村打工,“慕容古寨”为帮助当地群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通过酿酒,我们开始发展养殖业。客人们闻着酒香慕名而来,我们又发展起了餐饮业。成立影视文化村后,我们在园区内修建了慕氏家族文化、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特色展馆,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带动当地群众增加收入、提升文化素质、改善乡村面貌。今后我们要继续依托‘ 慕容古寨’和酩馏酒文化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打造集文化、旅游、餐饮等为一体的酒文化产业链,带领当地百姓走上发展致富的道路。”说到未来的发展,慕兰信心满满。 来源:青海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