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日一大早,一场秋雨洗涤了省城各个街道。雨还未停,高先生迫不及待地带上篮球来到小区体育场,想清清静静打会儿篮球,没想到,他这么早出来健身小区体育场已经没有他的健身之地了。
家住省城青藏花园小区的高先生说,几年前附近的几个小区内健身设施很少,居民健身要跑很远到青海民族大学、青唐城遗址公园等地方。这对高先生来说,要跑很远的地方才能锻炼,热情就减少了很多,但随着小区体育健身设施的健全,他再也不用专门寻找锻炼健身的场所。
高先生所在的小区内有篮球场、乒乓球场、活动中心、广场舞场地,还有一些零散的健身器材。活动中心有乒乓球室、台球室、棋牌室等好几个活动室,还有书画室等。记者看到,在乒乓球室,三张球桌都有人在打。除了两组男士外,还有一组女士。一名女士说,来活动室锻炼很方便,也不受天气影响。“就像今天,下着雨,就不能去外面活动了,这里是个好地方!”她说。
天气好的时候,小区的体育氛围特别浓。每天下午,小区篮球场上都站满了人。不论老人小孩、男人女人都动起来,享受着运动的快乐。篮球场旁边的乒乓球场地,早晚也都挤满了人。有时候,中午的烈日下还有学生在玩。“这里球桌新,还没人跟我们抢。”一名小学生向记者说。一些羽毛球爱好者,经常在篮球场外的空地上对打。傍晚的小广场上也热闹非凡,锅庄、现代舞等舞蹈应有尽有,不光中老年人,年轻人也加入其中。“吃完晚饭,出来动一下,不光减肥,还对肠胃好。”二十多岁的吴女士说。
小区物业公司负责人说,居民多参加体育活动,多沟通和交流,有利于居民间的团结和互助。随着国家对全民健身的重视,现在居民出行倡导健康生活,所以小区在上级体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增加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居民健身提供方便。
近年来,青海省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门类齐全的体育产业体系,形成多种所有制并存,各种经济成分竞相参与、共同兴办体育产业的格局,实现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产业环境明显优化,体育消费显著增加,产业基础基本形成的体育产业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2平方米,新建社区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市(州)、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体育设施覆盖率达到100%,有僧尼常住的寺院体育设施配备率达到100%。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和科学健身素质普遍增强,实现“体育生活化、生活体育化”,推进“人人运动”向纵深发展,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达到224万。
来源: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