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上的喜剧不需金钱就能产生, 世上的悲剧大半和金钱脱不了关系。
——三毛
01.
上高中时,一个朋友从日本给我带回了一台Aiwa CD机。从那以后,我只要有时间就会穿梭于各个音像店淘宝。
我家是个小地方,人们对音乐只有最基本的需求,别人听啥我听啥。音像店里摆在明面上的都是周杰伦,S.H.E 什么的。我只能在角落里落满灰尘的巷子里翻找枪与玫瑰,Metallic,当时我就认为我和别人不一样。
我捧着那台一个中国字都没有的CD机(事实上是有中国字的,只不过我不懂具体含义),上课时偷着听,上自习时偷着听,在家做作业也偷着听。后来那台老旧的CD机被偷了,我几乎能判断嫌疑人是谁——学校的门卫,只有六个手指的门卫。捉贼捉赃,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虽然初中时已经有土豪同学用上MP3这种绝对的稀罕玩意,我是在上本科以后才发现CD机有些过时了是时候升升级了。我的第一台MP3是个杂牌子,由于无知和穷才买的,我安慰自己这东西都一样。后来发现,其实不一样,音质不一样。斗转星移,前前后后换了好几个播放器,没有一台拿得出手,也只能听个动静而已。
前天偶然间去了一家音响器材店,看到了某一线品牌的便携播放器的旗舰新品(是的,这个东西已经不能叫MP3了),七千大洋,我买不起。但我知道,我的下一台MP3绝对是这个。道理很简单,
贵就是好。
02.
古玩圈有个术语叫「交学费」,指的是花钱买了赝品,吸取了教训,自己就会有所提高。其实我们买的所有东西或多或少都在交学费。囊中羞涩,手头拮据,由于没钱我们购买了许多廉价产品。商家很体贴地告诉我们,这些东西性价比很高。事实上,性价比就是个伪概念。物美价廉的东西永远都不存在。
所谓的性价比高的产品,只是在某一个方面,用低价格得到了一个好的效果,但整体上肯定还是要输给高价货。简单说,某手机跑分数据和硬件配置都比苹果高,但是品控、做工、工业设计、软件生态都比苹果差了不止一截,至少逼格就没法比。
举这个例子不是鼓励大家都去买苹果,花钱这个事还是得理性。如果我只有买国产手机的预算,我肯定毫不犹豫的购买。事实上,我现在使用的就是某国产品牌。但是出于发烧啊,好奇啊,之类的理由去瞎折腾,我个人是不推荐。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是一个狂热的黑莓发烧友,前后用过至少15个黑莓手机。其中最便宜的100,最贵的499美刀,每台手机都是玩了几天之后觉得不好用,加钱买更好的,结果就走了很远的弯路,花销自然也是不小。我以为自己已经是专家了,买到的都是性价比最好的东西,最后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花钱花精力,费力不讨好。
03.
性价比高的产品会给人一种捡到便宜的错觉,「哈哈,我花了这么少的钱得到了这么好的东西,真是超值啊。」而现实生活中,除了最亲近的父母和身边的爱人,我们是永远捡不到便宜的。
此时有所得,彼时必有失。
所谓的「贵就是好」无非是把选择的过程简化,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更崇高的革命事业当中去。如果现在没有能力买某样东西,那就不要买,千万不要买所谓的替代品。因为这个替代品替代来的只能是扔进水的钱和无谓的麻烦。这种学费,不交也罢。
多花钱,少折腾,此乃真理。
宁缺毋滥,贵就是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