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风靡的“打陀螺”运动,使得不少玩家从中获得快乐。然而,也有不少市民反映,一些人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甩鞭打陀螺时发出较大声响,不仅影响周围居民休息,对同样在公共场所健身的其他居民而言,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不仅鞭声扰民,而且还存在安全隐患。一般打陀螺的鞭子长度都在3米左右,如果一个人甩鞭子,直径6米范围内都不能有人,如果同时有好几个人打陀螺,占地面积就更大。”正在生物园区藏文化博物馆广场散步的方先生说。7月16日,记者在藏文化博物馆东侧看到,这里聚集着6、7个人正使劲挥舞着手中的长鞭,兴致勃勃地抽打着陀螺。伴随着响亮的“啪啪”声,陀螺在不断旋转中发出阵阵嗡鸣。嗡鸣声虽不大,但鞭子的声音特别响。一位正在打陀螺的中年男子告诉记者,他们每天都来这里打陀螺,不仅感受到打陀螺的快乐,还能锻炼身体。 记者观察发现,这些玩家所打的陀螺,材质有木质、不锈钢等等,花样繁多,个头也有大有小。一位打陀螺的大爷告诉记者,其实普通的陀螺不会发出这么大声响,只是有些陀螺进行了改造,不仅“穿铁衣”,还开了槽,有些甚至装了哨子,还有些鞭子也进行了改造,因此,才会发出特别大的声音。 由于打陀螺的人越来越多,散步的市民只好绕路通行,以防被鞭子打到,打陀螺的人一般甩几下鞭停下来休息片刻,然后再继续甩,路过的市民,只能小心翼翼地趁着他们休息的片刻快速走过。“我每次和孩子来广场散步,都要告诉孩子离这些玩陀螺的区域要远远的,就怕甩起的鞭子伤到孩子。”市民刘女士说,这样既扰民又危险的锻炼方式,真的不应该提倡。
本文来源 | 西宁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