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芈月》在细节处理上,也似乎够不到《甄嬛》。
《甄嬛》的服装设计,是曾以《梅兰芳》获得金马奖最佳服装造型的陈同勋。
剧中嫔妃衣着上的所有图案,都是参考清朝的历史图片设计而成。
其中华妃戴的一顶点翠头冠,“点翠”是清代宫廷最流行的饰品工艺,如今已接近失传。
于是设计团队自己研究方法,亲手一点点剪出羽毛的形状,做出足以乱真的效果。
左图是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点翠”,右图是《甄嬛》剧照
而《芈月》故事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服饰大多为纯色——杂色是不祥之兆。
芈月所在的秦地服饰,主打厚实便用,多为全黑或红黑色,装饰不多。
女性妆容也更接近日本艺妓妆,以红、白、黑三种颜色为主。
所以像剧中后宫嫔妃们这样五彩缤纷的服饰,在当时几乎不可能出现。
豆瓣网友@吐槽:

好歹是连纸都没有的年代,嘴唇子能画出这么多种颜色。
衣服的材质多种多样,布料想要啥颜色就要啥颜色,缎子想几种织法就几种织法。
第一集一整集就光觉得槿汐姑姑的嘴唇子让人嘬肿了。
反而是2004年《汉武大帝》中的服装和妆容,更符合历史。
另外,《甄嬛》中为了显示人物在诗书和修养上的水平,常常引用典故。
比如甄嬛解释自己的名字,“嬛嬛一袅楚宫腰”,出自北宋词人蔡伸。
唐代诗人崔道融的“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也是贯穿皇帝、纯元、余氏、甄嬛的重要戏码。
这些台词也給剧集增添不少韵味。
但就《芈月》目前播出的前两集和预告片来看,台词完全变了样。
你咬我,我咬你。
你们有多少努力就有多少回报。
虽然导演郑晓龙曾说,他是在这部剧里刻意“去甄嬛化”:
台词像《甄嬛传》的一律不用,剧情像《甄嬛传》的一律改。
但出现这样的神逻辑,也是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