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借条的九大陷阱你都清楚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1 11:03: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宁么么 于 2015-11-11 11:06 编辑

生活中有人找你借钱是在所难免的,但一定要注意借钱时应知道的注意事项和规范操作,莫要出现因自身疏忽和无知造成的损失。  今天我们就讲讲借条中的九大陷阱,今后再遇到别人向你借钱这种事儿可不要再傻傻哒!

1公款打到私人账户上,起诉公司法院不支持
  甲公司到乙公司提货,乙公司要求甲公司提货人员将货款交给乙公司员工吴某,由吴某存到他的个人储蓄账户上。甲公司看到货物已装车一半就向吴某交付了货款,之后,乙公司拒绝发货并且将已经装车的货物卸下。甲公司方知上当,遂起诉至法院要求乙公司退还货款,乙公司称:“甲公司错列了被告,我公司并未收到甲公司货款,自然不能发货”。甲公司败诉。    



如果甲公司在打款前要求乙公司出具《确认函》,以乙公司名义确认其员工吴某的个人银行账户为其公司业务往来账户,甲公司收到《确认函》之后,交款时再由乙公司出收据并加盖乙公司公章,就不会出前面的纰漏了。
2借款时不打借条打收条
  小郝向孙某借款3万元,并为孙某出具收条道:“收条,今收到孙某3万元”。孙某在向法院起诉后,小郝在答辩时称:“为孙某所打收条是因为孙某原先欠我3万元,由于我丢失了孙某写的借据,因此在孙某还款时给孙某写了收条。孙某百口莫辩,遂败诉。
3只写了借条而未写收条,债务人否认收到了借款    

小汪借给老刘款项若干,老刘也打了借条,内容是:“”刘某某向汪某某借款人民币若干元。”后刘某逾期不还,小汪起诉,刘某辩称:“借条是我写的,但写了之后小汪当时身边没钱,故并未交给我该笔款项,我一直等着他取款给我,故未抽回借条……”。如果当初小汪要求老刘收到借款时写张收条,或者在借条上面添上一句”刘某已收到上述借款“,就没有这样的纠纷了。
0?wx_fmt=jpeg.jpg

4借条偷梁换柱,债务人让别人代其签名    
小赵某向李某借款若干。李某将款送到赵某的公司,在赵某书写借条时,赵某称到里间屋找纸和笔写借条,离开现场,不久返回,将借条交给李某,李某看借条数额无误,便将所借款项交给赵。后赵某拖欠不还,李无奈起诉到法院,赵某赖账不认,经笔迹鉴定,法院确认借条内容及签名均非赵某所写。
5利用文字歧义达到赖账目的
  李某借了周某10万元,向周某出具借条一份。一年后李某归还1万元,李某要求周某把原借条撕毁,李重新为周某出具借条一份:“李某借周某现金10万元,现还欠款9万元”。这里的“还”字既可以理解为“归还”,又可以解释为“尚欠”,因而其内容既可以理解成“现在尚有9万元未归还”、也可理解成“现在已归还9万元”。周某不能举出其他证据证实李某仍欠其9万元,因而官司败诉。
0?wx_fmt=jpeg.jpg

6出借人在自书借条上更改金额
  钱某向陈某借款5万元,陈某自己写好借条让钱某签字,钱某看借款金额无误,遂在借条上签了名字。后陈某持钱某签字的欠条起诉要求钱某归还借款15万元。,钱某大呼冤枉。后经其代理律师向法院申请书写时间鉴定,确认陈某起诉前在”50000元“前面加了个“1”字,变成了“150000元”,而且借条上面没有同时写上大写金额,导致债权人涂改借条。
0?wx_fmt=jpeg.jpg

7借条未写明债权人名字又未销毁,导致第三人再次催款
  袁某向小张借款若干。出具借据一张:“今借到现金若干元整。借款人:袁某”,未写明借何人的款项。后袁某归还该款,小张以借据找不到为由,为袁某出具收条一份。后第三人许某持袁某借条起诉要求偿还借款若干。
8借条不写利息,起诉利息不被法院支持
  小夏向小朱借款若干,口头约定利息为月息2%。在出具借据时小夏只写借到现金若干,未写明利息。小朱考虑双方都是熟人且利息也经过小夏同意,就没有坚持要求在借据上面明确利息。后小夏逾期未还款,小朱持借条起诉要求还本付息,小夏承认本金但不承认双方约定了利息。法院审理后以合同法第211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视为不支付利息”的规定,驳回了小朱关于利息的诉讼请求。
9打借条时故意把名字写错,以达到否认借款的目的
  小沈在舞厅与王露相识,期间王露向小沈借款若干,并打了借条,约定一个月后归还欠款本息。想不到王露在借条签名时玩了个花招,故意将“王露”写成“黄露”。因为杭州话“黄”、“王”同音,平时听别人也是叫她“黄露”,故小沈未发觉签名有误。到还款期后,小沈多次催促王露还款未果,遂要将王露起诉到法院,谁知律师查询的结果,债务人却不叫“黄露”,立案时就遇到了困难。虽然律师申请了笔迹鉴定,奈何王露根本就不接传票也不出庭,什么笔迹也不留给对方。法院难以支持小沈的诉请。案件最终采用了其他方法解决,但小沈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  如果出借时小沈让复印一下王露的身份证,这类低级错误应该可以避免。

640.webp (2).jpg

via:法制日报转自:西部普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