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讯 近年来,随着互助土族自治县生态循环畜牧业的不断发展,饲草生产成为其中重要的环节之一。针对当地饲草生产落后,特别是优质饲草短缺的现状,2014年互助县畜牧局按照“农牧结合,草畜联动”的发展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草产业向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建成饲草料生产基地10.2万亩,
互助县充分利用浅、脑山撂荒地、空闲地,进行土地流转,发展优质饲草连片种植,建成饲草料生产基地万亩饲草基地1处,千亩饲草基地5处10805亩,500亩以上基地33处33834亩,100亩以上基地27处8361亩。饲草规模化种植水平明显提升,年产优质鲜草达30万吨;积极争取县财政支持,投入资金100万元,购置拖拉机、割草机、青贮机、打捆机、装载机、自动式方草捆压机、秸秆揉丝机等牧草种植、收获、贮制机械设备22台(套),带动种养合作社购置机械设备投入500万元。饲草种、收、贮各环节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在规模种植的基础上,推进饲草深加工。开展优质饲草窖藏青贮、机械打捆青贮和优质青干草调制。年内共青贮玉米5000吨,青贮燕麦1.5万吨,晒制青干草6万吨。折合羊单位可饲养出栏羊近11万只,折合实现产值13.2亿元。同时,积极开展产需对接,实现种草与养畜工作的有机结合,全县56家规模养殖场、合作社与饲草种植户进行了产需对接,签订了供求意向协议。并向县外、省外销售饲草5000吨。同时依托祁连山生态保护综合治理项目建设,修建储草棚3640平方米,为推动饲草种植、加工、配送一体化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