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讯 近日,兴旺社区居民刘先生致电晚报《社区周报》,讲述了自己在喂养孙子上与儿子儿媳之间的矛盾,希望通过晚报的参与得到一个较为合理的说法。
老人凭经验年轻人不领情
刘先生说,孙子这个月已经满半岁了,按照他的经验,现在可以给孙子喂食一点蔬菜糊糊或者煮得“绵绵”的粥、面条之类。但是儿子儿媳却坚决反对,总是把网上、书上、电视上看到的养育方式讲给他听,并坚持要给孩子喂食超市里买来的价格昂贵的各种辅食。刘先生觉得自己是过来人了,养过的几个孩子健健康康,没病没灾的,自己多年积累的养儿经验比什么都宝贵,为什么孩子们不但不珍视反而认为没有可取之处呢?
社会在发展老观念要改变
为了给刘先生一个满意答复,记者调查了一些年轻爸爸妈妈的育儿观念,听听年轻人的观点,也许能帮助刘先生打开心结。28岁的陈女士告诉记者,为了迎接宝宝的到来,她提前买了不少育儿书学习。“现在带孩子的方式和以前肯定不一样,不与时俱进肯定是不行的。”“老人虽然是过来人有经验,但我还是相信一些现代的育儿观。比如可以给孩子少穿一些,可以不给孩子睡头等。刘先生和儿子媳妇间发生的不愉快不是原则问题,没有谁绝对正确,也没有谁绝对错误,双方沟通一下,不难解决。”
各有各的理经验互相学
刘先生的烦恼应该怎么解决?6个月婴儿到底应该怎样添加辅食才更科学合理呢?记者翻阅了相关资料并请教了青海省妇幼保健院的专家,现将答案整理如下,供刘先生及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参考。一般来说,添加辅食无论是自己动手制作还是从超市购买,都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由少到多的原则,由稀到稠的原则和卫生原则。宝宝的辅食应单独制作,不要只是简单地把大人的饭做得软烂一些给宝宝食用,应少用盐和避免用调味品,以免增加宝宝肝、肾的负担。所以刘先生不必为两代人因育儿观点不同而烦恼,年轻人对过来人的一些经验还要多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