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讯 “妈妈,我们学校的营养餐可香了!”“爸爸,我现在不挑食,因为学校的营养餐特别好吃。”这是互助土族自治县塘川镇新元小学五年级的国存强下午放学回家给父母说的第一句话。“看到孩子高兴的样子,我们也很开心,出去打工安心多了……”家长袁有莲说道。
3月10日,记者在互助县塘川镇新元小学、威远镇城东小学,感受爱心营养餐给孩子们带来的幸福。
“同学们,上午放学的时间到了,让我们愉快地进入午饭时间,请遵守秩序,排队打饭……”这天中午12时40分,伴着《文明用餐儿歌》的歌声,新元小学的学生们开始吃起营养餐。冒着热气的饭盒边,是一张张笑脸。“小朋友们,你们的营养餐好吃吗?”“好吃,今天吃什么?”“甘兰肉丝炒粉条!”面对记者的提问,孩子们响亮地回答。
今年春季开学第一天,新元村小学由企业配餐变为学校食堂供餐,全校75名孩子开心地吃上了第一顿食堂供餐的营养餐。而这之前,孩子们的营养餐是专用学生奶、鸡蛋、面包。从点心到蔬菜、肉片等结合的热乎乎的营养餐,最开心的是孩子们,得益的也是孩子们。而他们开心的背后,是县级政府和各学校不辞辛苦的付出。
据新元小学校长刘运海介绍,县上从去年开始规定,只要学生数达到50人以上的学校,都要建立食堂供餐模式,让孩子们吃上热乎乎的营养餐。同时,县政府出资给我们学校建了伙房,配备了伙房的所有用具,这才有了现如今的热乎饭。
在威远镇城东小学食堂墙面上贴着住校生膳食食谱,早餐:鸡蛋、稀饭、花卷、苹果;午餐:大肉炒菜花、米饭;晚餐:大肉旗花面;晚自习:蛋黄派……每天的饭菜都不同。
冰柜、保温桶、保温箱、蒸箱、绞肉机、消毒柜……在城东小学学生食堂,洁净的地面上,除了摆放整齐的桌椅,还有许多设备。互助县通过争取项目、自筹资金等方式先后投入4620万元新建和改建食堂,添置食堂设备,确保学生们在冬天也能喝上热牛奶,吃上热腾腾的饭菜。
国家营养改善计划民生工程供餐模式的实施,给农村孩子带来的变化非比寻常。
“以前不住校时,不爱吃早饭,不到中午肚子就饿得咕咕叫,听课都没力气。现在住校了,还有了营养早中晚餐,肚子不用再唱‘空城计’,学习更有精神!”城东小学五年级学生刘涛分享他吃营养餐的变化。当问起他最喜欢吃什么?刘涛说:“最喜欢吃星期三的牛肉粉汤……”“学校的饭我们都喜欢吃……”正在上体育课的同学们大声说道。
自计划实施以来,学生们呈现出个子长高,体重增加,体质强壮等明显变化。全县248所学校的37999名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学生,体质监测合格率达到92%,学生身高平均增长1-2厘米。
可口而温暖的饭香,一缕缕地飘进农村孩子们的心田,从鸡蛋、牛奶到鸡腿、肉片,我们看到了党和政府对下一代的浓浓关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