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仑在线讯 “谁呀?”11月4日,鲜芳正在收拾房子,听见一阵有节奏的敲门声便回了一声,“叔,我们是社区的,来看你了。”说话的是西宁市城东区东关大街街道办事处慈幼社区主任陈风莲。
鲜芳一听见是社区的人,扔下手里的扫帚,赶紧打开门。走进房间,一阵热气扑面而来,火炉上水壶里烧开的水正在冒着热气,阳光透过窗户照进屋里。在这间不到20平方米的屋子里一张桌子、一个火炉、一张床,这就是鲜芳的全部家当,蜂窝煤整齐地码放在厨房里。“天气一冷,社区给我一发烤火费我就把煤买好了。”鲜芳说,他做梦都想不到现在能有这样安定的生活。
今年70岁的鲜芳因为种种原因丢了身份证,又被注销了户口,在外地流浪了多年。2005年,他回到了故乡西宁,却找不到家人,就连家里的老房子也被拆了。“要不是社区,我都不知道过的是什么日子。”鲜芳说,年纪大了,又没有身份证,为了生活,他沿街乞讨,没地方住就在街角凑合一宿。就在他走投无路时,社区主任陈风莲帮助了他。
2006年的一天,陈风莲在入户时听其他居民说起了鲜芳的事,知道了他的身世。陈风莲托热心的居民找来鲜芳。“我心里很慌乱,不知道是什么事情。”鲜芳说,到社区后才知道社区主任让他填表,要给他办理户口,这让鲜芳喜出望外。
没过多久,陈风莲通知鲜芳去领身份证。一到社区办公室,鲜芳看见桌子上填好的表格,原来,社区已经为他填好了申请低保和廉租房的表格。“社区真的是把我当成自家人了。”鲜芳说着,用袖子抹着眼角的热泪。不到一个月,鲜芳住进了廉租房,每隔一段时间,社区工作人员就会带着米面去看他。
“叔做饭做得可好了。”陈风莲说,刚开始还担心他生活上不能照顾自己,就经常去看他,没想到鲜芳很会做饭,这样,社区工作人员才不担心他的饮食起居。为了和社区联系方便一些,鲜芳专门买了一部很便宜的手机,每过几天,鲜芳就会接到陈风莲的电话,除了日常问候,还要问问鲜芳家里米面吃完了没。“他们都给我买好了放在办公室,只要知道我没有米面了,就会给我送过来。”说到这里,鲜芳很是动情,拉着陈风莲的手久久不肯松开……(作者:李月娟 莫红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