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讯 3月12日,西海都市报“新年微心愿”活动第三站走进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实现43名学生的新年愿望。至此,西海都市报“学习雷锋好榜样”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圆满结束。
新学期到来,当市区各大校园里又响起朗朗读书声时,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也迎来一群乐观、坚强学生的回归。对于他们而言,学习需要付出比健全人多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努力,但他们无所畏惧。为帮助他们实现新年的小小愿望,3月5日“雷锋日”之际,西海都市报“学习雷锋好榜样”大型公益活动特意推出“新年微心愿”活动第三站,征集其中43名特殊孩子的微心愿,邀请热心市民一起献爱心。《特校孩子的微心愿等您来实现》一文刊登后,一天内,43个微心愿全部被认领。
12日上午,带着热心市民的心意,西海都市报记者再次走进青海省特殊教育学校。这一趟,除了为43名孩子带去欢乐与祝福外,也感受到了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满满正能量。一走进特校,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做广播体操。得知《西海都市报》的“心愿快车”开进学校后,大家纷纷伸出双手,开心地比画着。
普华才让,15岁,七年级的学生。抱着期盼已久的运动服,他用手语跟班主任谢得娟交流起来,谢得娟又将他俩的对话翻译给记者——“很开心收到叔叔阿姨们送来的礼物,我会好好学习。”谢得娟说,这群学生虽然身体上有残疾,但都很聪明,很招人喜欢。
收到礼物后,学生们飞奔回操场,一边比画,一边艰难地吐出一句话——“老……师……我要玩篮球!”篮球是其中几个学生的新年愿望,征得老师的同意后,他们抱着篮球开心地玩了起来。操场的另一角,一群学生把手中的礼物小心翼翼地放在箱子里。另一边,领到新衣服的几个女学生聚在一起,缠着班主任用手机给她们拍照。
看着这一幕幕,特校团委书记刘黎很激动,她拉着记者连连道谢:“感谢《西海都市报》,感谢社会各界人士的慷慨捐助,真心谢谢你们了。”
此时,上课的预备铃声响起,学生们准备去上课了。临走前,他们围在记者身旁,有人伸出大拇指,有人抱拳,还有人嘴里小声地念着,用他们特有的方式表达着感激之情。
参与此次活动的西宁旺旺食品有限公司表示,一看到报纸,员工们就提出要参与进来,有人购买了学习用具,有人准备了体育用品,还有人专门跑到书店寻找图书。他们说,下次再有这样的活动,他们还要参加,“都是为社会作贡献嘛!”
★★相关新闻★★
我的“微心愿”也能实现吗
西海都市报讯(记者季蓉)昨日,当学生们做完广播体操,43名学生安静地站在人群中,等待实现心愿那一刻的到来,从他们互相比画的双手中,完全可以感受到那份期盼与兴奋。一旁低年级的学生们看着装满礼物的大箱子,眼神里的期待很复杂,仿佛在说:我的“微心愿”也能实现吗?
昨日,当《西海都市报》的“心愿快车”到达学校后,几名高年级的男生热心地帮着将装有礼物的箱子抬下车,其他学生站在一旁,静静地等待接收礼物。可能是现场分发礼物的气氛影响到了低年级的学生们,他们默默地站在箱子前。老师们从箱子里取出一件件礼物,比画着手势,叫着收礼物者的名字,看着箱子里的书、钢笔、篮球、羽毛球拍、运动服一一被领走,低年级学生的眼神从期待变成了落寞,有的指着箱子支支吾吾地喊了起来,激动地比画着,有的忍不住跑到老师跟前比画了起来。
刘黎说,得知《西海都市报》举办“新年微心愿”活动后,低年级的学生们也很想参加,但由于表达能力有限,便只安排了高年级的学生参与。“如果《西海都市报》下次还举办这样的活动,希望也能给低年级的学生们送上一些安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