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讯 春节长假期间,众多小朋友收压岁钱开心兴奋。接过或厚或薄的红包后,有些娃娃真是语出惊人。
3岁半的琪琪对金钱还没有具体概念。初五当天,父母带琪琪去琪琪的舅爷家拜年,一向嘴甜的他见面后不等大人发话就主动问候舅爷过年好,舅爷乐颠颠地掏出一百元钱给他。当父母让他问候舅奶时,琪琪一句“不想叫,叫了也不给钱”的话让在场的大人们下不了台。最终,舅奶掏出50元压岁钱给琪琪,才算是化解了尴尬场面。
5岁的妮妮年三十到爷爷家后,就嚷嚷着要压岁钱。吃过饺子,好不容易接到第一份压岁钱,妮妮就用两只小手抻了抻钱币的两边,然后郑重其事地说了一句“有钱了,可以打麻将了。”一句话惊呆了所有人。妮妮爸爸坦承,自己打麻将的嗜好已影响到孩子,以后得注意了。
“孩子,这些压岁钱妈妈帮你先收起来,以后还给你。”这句话曾被网友认为是从小到大听过最多的“谎言”。今年,当杨女士再跟12岁的儿子说这话时,不想被将了一军。
“儿子说之前他小,压岁钱交给父母管是应该的,现在他读初一了,他觉得自己有能力管理这笔钱,让我以后别操心他的压岁钱。”初六,杨女士带儿子去配眼镜,一副眼镜下来要四百多元,杨女士开玩笑说自己带的钱不够,让儿子把压岁钱先借给她。谁知儿子的回答让她大吃一惊:“可以,但是妈妈你得按天给我支付利息。”
孩子认真的表情让杨女士觉得又高兴又可气。她说,高兴的是儿子小小年纪就有理财意识,可气的是这种理财方式实在让人无法接受。孩子的压岁钱如何管理成为让家长们头痛的事情,而不少市民也给出了一些较为合理的方式。记者整理后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给孩子交学费、购买书籍;为孩子办理保险;献爱心帮助困难小朋友;参加储蓄。不管选择哪一种,做家长的都要帮孩子理性消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