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实习记者 张弘靓)近日,有市民向本报反映,在我市的部分马路上多了一些拿着破碗的乞讨者,通常站在有红绿灯的交会路口,向停车等红灯的司机伸手讨钱,不给就不走,不但给过往车辆造成通行不便,也给他们自身带来安全隐患。
张先生告诉记者,前两日他在经过我市胜利路与长江路交会处,等待红灯时,被一位乞讨者拦车讨钱。“乞讨的是一位中老年妇女,穿的旧衣、布鞋,左手挎着红布兜,趁在等红灯时便到车前讨钱,但多数司机见她上前乞讨,都会关上车窗,见司机不给,就马上换一个目标。”张先生说,绿灯亮起,车辆纷纷前行时,她就走到路中央的隔离栏附近,等红灯亮后继续乞讨。
4月26日中午,记者在小桥大街与柴达木路的红绿灯处看到,一名头上裹着蓝色头巾,背着一名儿童的中年妇女,手持一个塑料碗,敲打一辆在路口等待红灯的小车车窗。见这名妇女没有离开的意思,一辆小车司机最终摇下了车窗,并将5元钱丢进了塑料碗内。这名妇女在拿到5元钱后,立即收入裤兜内,继续在车流中乞讨。绿灯亮起后,妇女又从车流中穿梭到另一个红灯路口。记者准备上前询问时,这名妇女立即警觉地跑开了。
随后,记者采访了几位市民,他们均认为这种乞讨方式存在诸多隐患,不给钱,他们可能会继续敲窗僵持,给了钱,又可能会助长拦车乞讨的行为,希望相关部门能出面加强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