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王琼)4月17日,记者从省民政厅了解到,从2013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5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为主的“寒冬送暖”救助专项活动。此次“寒冬送暖”救助专项行动历时151天,共救助各类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4500人次。
据了解,在救助行动期间,全省各级民政部门、救助管理机构在做好日常救助工作基础上,强化协作配合,对陷入困境、居无定所、流落街头的各类生活无着人员实施主动救助。西宁市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制,建立四区三县民政部门、救助机构、办事处(乡镇)、社区联动救助机制,完善了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救助管理工作网络,并且增设救助导示牌,设立临时救助点,方便救助人员求助。海西州充分发挥社区网格化管理优势,将救助专项行动纳入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随时掌握城镇流浪乞讨人员的动向,做到了早发现、早救助,实现了街面基本无流浪乞讨人员滞留的目标。据统计,“寒冬送暖”救助专项行动期间全省共救助各类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4500人次,其中外省籍人员占70%,病残人员占10%,未成年人占1%。目前,受助人员均得到妥善安置,大部分已经回归家庭,少部分人员由福利机构供养,生活、情绪状况正常稳定,另有20余名病残人员正在医疗机构接受治疗,身体康复后将得到妥善安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