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来了以后,首先要跟着老师们学习一个月,这一个月只给交通补助。如果你觉得合适,通过试用期后,我们就可以签合同。在合同期内如果选择跳槽,将会支付大额的违约金。”在本报与青海省人才交流中心联合举办的首场招聘会上,省城东川工业园区某销售公司的负责人李女士,对一名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说。 如此严格的要求,是因为公司近几年招收的大学毕业生来了不久就跳槽,有的嫌钱少,有的嫌压力大,有的干脆就吃不了苦。
记者在省人才交流中心的统计分析中看到,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除了对自身价值的不合理评估外,还有企业用人门槛高的因素。一些企业,对应届大学毕业生提出了学历、性别、实践经验等方面的要求。这无疑给刚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带来了就业困难。
为了解决省内更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青海省人才交流中心和西海都市报社将继续寻找就业资源,为毕业生搭建就业平台。通过服务与宣传,让全社会都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招聘会上,一家证券公司的负责人说出了语重心长的一番话:“大学毕业时,才是人生事业的起步阶段。这个时候你不愿意吃苦、不愿意学习、不愿意经受磨难,又怎么可能迎接成功?我们招人的条件很简单,肯学习,肯吃苦就行。做到这两点,好工作自然就会来了。” (作者:蔡雅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