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初春高原天气就像小孩的脸,说变就变。前一天还艳阳高照,气温高达21.8℃,让人感觉恍若初夏,后一日就急转直下,沙尘肆虐、寒风阵阵,空气污染严重。图为浮尘笼罩下的高原古城和又纷纷换上冬装的市民。 黎晓刚 摄 | 本报讯(记者 荣丽君)大风起兮沙尘扬,昨日,西宁市告别了最热的“三·八”妇女节,转眼进入了浮尘天,天空中土黄色代替了湛蓝色,整个西宁城一片灰蒙蒙。据二十里铺气象站监测数据显示,昨日14时左右,我市浮尘最严重,能见度仅为8千米。受此影响,空气质量指数也一路上涨,首要污染物的位置被颗粒物(PM10)“霸占”。
当日,市民走出家门鼻腔中立即充满了尘土味儿,很多市民都戴上了口罩。看到天气如此糟糕,更多市民选择待在家中,记者注意到,当天街上的车流量、人流量都有了明显下降。一位出租车司机表示,虽然车流量减少了,但司机们驾车行驶的速度却明显降下来了,“能见度不好,还是慢点开吧”。能见度到底有多不好?市民张先生的体会是,“在昆仑路的高架桥上,浦宁之珠的身影被尘土笼罩得不见了踪影,南山只剩下了一个轮廓。”二十里铺气象站一位工作人员给出了明确数据,8时西宁能见度有20千米,浮尘天从10时37分开始,能见度降到了9千米,到了14时,浮尘天气最为严重,能见度只有8千米,但随着吹风天,我市浮尘天气在傍晚时分逐渐减弱。据介绍,由于今冬我市降水偏少,土地比较干,受河西走廊大风天影响,昨日西宁市、海东地区都出现了浮尘天气。很多市民误将浮尘天气当成了扬沙天,气象工作人员解释说,扬沙天气是在当地大风条件下,吹起地面尘土,但是当日,我市平均风速在2.7秒/米至4.5秒/米之间,风力2至3级,风速并不大。
受浮尘天气影响,昨日我市空气质量指数再次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记者从西宁空气质量实时发布系统中看到,15时,市环境监测站、省医院仓库、四陆医院、第五水厂四个监测点监测到的空气质量分别为重度污染、中度污染、严重污染、轻度污染,首要污染物均是颗粒物(PM10)。而根据提示,这种天气老年人和病人应留在室内,一般人群应避免户外活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