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3-3-9 12: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来就诊的患者,很多个家庭因病致穷,渐渐失去了挽救性命的动力。一年前,一位患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20余年的患者,家境贫寒,年迈的父亲交过住院费,口袋里的钱所剩无几。每到吃饭时,患者的父亲和憔悴的妻子,为了节省开支,饿了啃几口从老家带来的硬馒头,渴了喝几口白开水。六月盛夏天,他们携带的馒头还未吃完,已经出现馊味,他们不忍心丢掉,拿毛巾擦拭后继续填肚子充饥。“再这样下去,两位陪护也会倒下。”看到这一幕,文娟不由心头一酸,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儿。第二天买来排骨汤和水果,悄悄送到患者床她边,担心病人碍于自尊不肯接受,“欺骗”他说这是全体护士的心意,大家祝愿他早日康复。话音还未落地,这名患者和家人,声音早已哽咽:“太谢谢了,一定要好好活着!”患者痊愈出院那天,他年迈的老父亲“扑通”一声向文娟跪下道谢,这一幕让文娟甚感意外,立即将其搀扶起来。“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看病,遇到好心护士长帮忙,激动的不知说啥好。”老人的话,让文娟的心深为震动——自己做了举手之劳的事儿,却博得患者的高度赞扬。在工作中,把病人当做家人、亲友,让自己灿烂的笑容挂脸庞,传递出的暖暖温情留患者心坎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