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得舟 )2月27日,省教育厅、市区(县)教育局负责人和我市21所中小学校长一起座谈,共寻中小学生不快乐不幸福的病根和治病的药方,原计划座谈3小时的会,因大家辩论得异常激烈,竟刹不住车,从当日15时一直座谈到19时30分才结束。 评价方式导致学生课业负担重
与会多位校长:一直以来,应试教育使各校为争取教学成绩好名次,导致教学难度居高不下,知识量只增不减,使学生“减负”有名无实。
城西区教育局-王春萍:不少学校有挤占、挪用别的课程的现象,调查发现,被挤占、挪用的音乐、体育等课程往往是学生喜欢上的课,但受评价方式影响,主课教师不得不“吃力不讨好”地去挤占、去挪用。
城中区教育局-徐洁:长期以来,我市不少学校大班大校现象严重,加之教师自然减员得不到补充,免费师范生来不了、留不住,造成教师缺编严重,在岗教师精力跟不上,如城中区,按国家规定的师生比例,实际缺编近200人……上述情况客观上也加重了学生的不快乐、不幸福。
给出治不快乐不幸福药方
城西区教育局-王春萍:要让教师教学快乐、职业幸福,孩子“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校长必须转变办学观念,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
贾小庄小学-王齐:营造让教师、学生都喜欢的快乐、幸福的校园和班级环境,是让孩子“快乐学习、幸福成长”的根本。
八一路小学-何金玉:还校园以清净,从根子上减小教学难度、减少知识量,是让“快乐学习、幸福成长”落到实处的前提。
南川西路中学-陈东:让老师当一天学生,去亲身体验孩子是否学习快乐、成长幸福,然后对症下药让孩子快乐、幸福起来。
城中区教育局-徐洁:解决教师编制必须动真格、出实招。
西宁七中-韩青峰:学校管理者必须树立服务教师的意识,教师必须树立学生第一的意识;教学方式必须转变,评价方式必须转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