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段时间,在北京发生了这样一件事。距事发地点三公里的路程,救护车却行驶了近四十分钟。因为交通状况加上车辆鲜有避让,令一个本有一线生机的生命在拥堵的路上停止了呼吸。
那么在西宁市,医疗急救又是怎样的现状呢?一连几日,本报记者深入多家医疗机构,通过体验救护车司机的一天,与120接线员深谈等方式,尝试了解这一行业所遇到的困难及问题。
苦恼一:鲜有车辆让行
高师傅是青海红十字医院急救中心的一名司机,从事这一行业已经有四个年头。在急救中心的休息室,记者和他聊起了关于车辆让行这个话题。
“急救车被堵在路上,遇到红灯要等,交通拥堵要等。着急,真的着急,可是有劲使不上,想起车里面的病人,一分一秒都是人命,可是没人让,我们也没有办法。”
就在一个小时前的一趟急救行动中,一位煤烟中毒的病人,在救护车上去世了。
从国际村到青海省人民医院,这路程平时只需七八分钟,可救护车却用了15分钟。当时正好是上班的高峰期,路上全是车,警报大声地响,可有些车就是不肯让。
“水泄不通的路,即便是我想闯红灯,逆行,都没有地方。”高师傅无奈地说。在赶到省医院后,病人已经没有了呼吸。
负责急救的医生告诉记者:“一般情况危急的心脏病病人,如果在路上耽误的时间太多,很可能就救不活了。”
这时,高师傅接到指挥中心的通知,在西关街附近,有一位心脏病病人需要救治。
记者和高师傅还有医护人员连忙冲上了救护车,高师傅拉响警报,救护车呼啸而出。
起初的路还算通畅,可车行驶到了西门口时,却出现了状况。
一旁的一辆私家车始终挡在救护车前面,在高师傅反复鸣笛后,这辆车才打算避让,可路上已经没有了空间。几分钟时间就这么被耽误了。
“这种情况下,我连红灯都闯不了。”高师傅有些无奈地说。
还算顺利,赶到现场时,救护车刚刚行驶了五分钟。
在经过初步抢救后,病人家属要求将患者送去交通医院。
再出发,一路逆行,闯了三四个红灯,医院就在眼前。
又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
距离医院入口还有100米左右的地方,高师傅的救护车和前面一辆救护车都被堵在了路口。
原来,是一辆私家车正在往路边的停车位里倒车。
原本车辆很多的路口,因为他的这一行为,变得愈加堵塞。
谁都没想到的是,短短的100米,就这样被耽误了三分钟。
“有时候我就想问问他们,‘如果车里是你的亲人,你会不会在这样的路口倒车停车去耽误时间?’”高师傅气愤地说。
赶到医院时,记者的表显示从西关街到达目的地,已经用了12分钟。
苦恼二:跑“空车”
据青海省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室统计,今年1月至11月,救护车空跑了1389次,其中还不包括出诊一些没有急救必要的轻微病症。
12月25日,深夜。这一天是西方节日里的平安夜。不少年轻人都选择在这一晚出去放松。可是,在青海省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室的电话,却一直响个不停。
23时许,有电话报警称:城西区某酒吧前,有人晕倒在路上。
电话那头传来急切的声音:“你们快点来,快点。”
“请你先不要着急,请问患者有什么症状?具体的地址在哪里?”小孙问。这时电话那头传来了两个人商量的声音:“喂,你还要不要车了,你行不行,能不能走。”
因为夜间气温较低,为了确保求救者不出现意外,在得知具体位置后,120调度室通知了附近一家医院的急救车出诊。而小孙刚想在电话中询问患者的其他症状时,对方却挂断了电话。
大约过了十分钟,急救车到达现场附近,再次联系那位报警求助的人时,对方却说同伴已经站起来走了,不需要救护车了。
医护人员们感到十分无奈,大冷天里抬着担架跑出了一身汗,最后却是白跑一趟。
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样的事情,对省急救中心的工作人员来说,每天都会发生。其中不乏无聊之徒恶意报假诊,这就更令人气愤了。
大量的医疗急救资源,就这样被浪费。“急救车这一年中,加上空诊的1389趟,至少要白跑2000多次。”工作人员无奈地说。
●苦恼三:1087次出诊,竟都是去接醉汉
12月25日,在青海省急救中心120指挥调度室,接线员们说起了一个令他们头疼的问题:每到节日或是周末,都会有很多求助电话打进来,而救护人员赶到现场后,才发现所谓的患者竟是醉汉。
据调度室的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1月至11月,急救中心共派出救护车万余次,而其中,竟有1087次出诊是去接醉汉。
在被送去医院的过程中,还有些醉汉在救护车里撒野,砸坏医疗器械、砸碎救护车玻璃的事情常有发生。
经常参与急救出诊的一位医生说:“按1087次来算,在西宁市,基本上每晚都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打骂出诊医生,到了医院闹事,这样的事情经常有。救护车是救死扶伤的生命之车,请市民们提高自身素质,不要再浪费公共急救资源了。”指挥中心的工作人员说。 (作者:李志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