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讯 我背着相机行动了,准备拍一些旧物。
我从小住在农村,长在农村,到现在还赖在老家里,庄子里遇到婚丧嫁娶的事,一次不落地去搭礼添钱。在我的印象里,庄子还是那个庄子,人还是我熟悉的那些人,在我的村庄里寻找一些过去的旧物,肯定易如反掌。
脑子里想好了一些要拍的东西,比如青砖木门、摆放在上房里的画着富贵牡丹的面柜、以前做鞋时婆娘们用的楦头等等。但是,事与愿违。我跑遍了所有的巷道,竟然没找到一个我想象中的青砖木门,村庄里70多户人家的大门似乎一眨眼的工夫都变成了宽敞的能进出车辆的铁门,两边的门柱都是一色的瓷砖贴面。
没拍到大门,其他的东西肯定有,按响了史家爸家的门铃。我说明了来意,史家爸把我领到了一个角房里,挪开了一些杂物,问我,你是不是要照这个东西啊。我一看就有些失望了,柜面上原来很鲜艳的牡丹画早已暗淡无色了,上面落满了灰尘。在我的记忆里,十年前面柜还是家家户户一件很贵重的家具,而且在仅有的八仙桌、门箱等几件家具中,就数面柜最豪华了。
我问他,这个面柜现在为啥不用了呢,他说,现在不像前些年了,日子好了,面也吃不了那么多,面柜派不上用场了,就放在这个角房里装些喂猪的饲料。
说话间,他家门口响起了小车的喇叭声。他说,来客人了。我这才知道,他的这个庄廓已经是个农家院了。
走出他家,望着我既熟悉又陌生的村庄,我不知道该去谁家找楦头了。(作者:胡跃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