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话说今天早上坐的公交车上,后排座有母子俩。一路上妈妈都在和儿子背诗。一首是《枫桥夜泊》,一首是《寻隐者不遇》。
一路上听着娘俩滔滔不绝的,别说,我也跟着复习了一下,要不然这些优美的词句自己都是穿帮的。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下一句差点我就记成:停车坐爱枫林晚了。
妈妈堪称是一个有耐心的家长,在帮着孩子背诵的时候,不断地用每句的第一个字来提示孩子。仔细观察那个小男孩的神色,全无紧张。第一句背完就等着妈妈的提示,如果他的妈妈能给他留一个自己思考的时间就更好了,等孩子说不上来,想不起来的时候再提醒一个字会不会效果更好?
呵呵,也许我多虑了。也许是我对这些诗词还有印象,所以觉得背起来很溜,但真正对初学的孩子来说却有难度了?
背完诗句,接下来妈妈又耐心的帮助孩子一个字一个词地解释词句意思,俨然一个小老师的样子。再看孩子的神色,依旧那么满不在乎的。
我想如果妈妈先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自己先试着猜测一下字面意思,不懂的字或者不懂的词句再问问妈妈,这样得到的答案是不是对孩子的印象更深刻?
每个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样,我作为一个小孩子的家长可能对怎么教育大孩子还是缺乏经验的,这只是自己今天早上的一点感想。唉,现在的家长真的感觉比孩子都累,看看幼儿园的孩子家长,天天在聊孩子们吃的什么?穿的什么?学的什么?小学生的家长关注的就是孩子爱不爱写作业?上课注意力集中不集中?中学生家长在担心的是孩子学习态度怎么样?现在都看什么书?大学生的家长顾虑的是孩子今天去上课了吗?谈没谈朋友?
也可能是家长的责任意识都提高了,也可能是我们给孩子的关注太多了。适当的放手是不是更好的选择?我也在矛盾中……
原文: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