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讯 家住省城南川西路130号家属院的李世忠老人已经80岁了,因为腿脚不方便,无法到社区办理高龄补贴手续。城中区南川西路办事处福禄巷南社区网格长王莉得知后,拿着老人的户口簿、身份证等手续替老人办理好了高龄补贴。李世忠说:“现在社区工作人员身兼数职,他们又替我办了一件好事,今后我有啥困难,只要给他们说一声,一定就能解决。”
王莉是福禄巷南社区的网格长,身为社区工作人员,她又是社区的宣传员、护楼员、调解员和联络员。社区工作人员少,工作量大,为了能使有限的人力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今年,福禄巷南社区创新社会管理,实行“一员四岗”制度,构建社区服务新网络。
南川西路128号平房住着两位孤寡老人,第三网格的网格长是那一片的护楼员。她在走访入户时发现两位老人平时没有人照顾,闲暇时,她便来到老人家中,为他们洗被褥,打扫卫生。得知老人身体很差,网格长又带着两位老人到卫生院检查身体,到社区的康复中心锻炼身体。
前一段时间,辖区一对夫妇经常吵架,闹得左邻右舍头疼不已。社区工作人员又充当起了调解员,他们隔三差五就到这对夫妇家做工作,使这对夫妇和好如初。
“要不是因为社区工作人员,我的孩子可能到现在都上不了学。”辖区居民杨女士的户口一直不在西宁,孩子今年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而杨女士无法给孩子报名。社区工作人员得知情况后跑前跑后,为杨女士的孩子联系好了学校。
11月1日,福禄巷南社区负责人冯军芳说,以前,社区工作人员都是一岗一员制,一个人只负责一项工作,而今年,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以来,打破了以前的这种制度,一名社区工作人员在当好网格长的同时,还要做好宣传员、护楼员、调解员和联络员,建立了社区服务新体系,更好地为居民服务。(作者:燕卓)
◎微评 想服务会服务
西宁市城中区南川西路办事处福禄巷南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充分发挥每一位社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让每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身兼数职,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服务,提高居民的安全感、幸福感和归宿感。
社区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区服务新网络——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服务互动、业主参与、多方共赢的工作格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使社区能及时掌握居民需求信息,居民能及时了解政策,并及时得到社区的精细化服务。
社区工作人员想服务、会服务,辖区居民——特别是困难居民实实在在享受到了贴心服务,这样居民们安全感更强了,幸福指数更高了,齐心协力打造生活之城、幸福之城。(作者:席窗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