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石子 陶成君)“我们力争通过三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垃圾处理和村容村貌治理走向规范化、制度化、长效化轨道,让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使群众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使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工程成为展示平安新形象的一张靓丽‘名片’。” 9月28日,平安县委常委、副县长孙绣宗在农村环境卫生保洁车辆集中发放仪式上说。当天,平安县共为8个乡镇配发了250辆保洁人力三轮车,并为250名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员配发了保洁服和环保工具。
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个别乡村忽视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白色垃圾”、“黑色污秽”曾一度成为农村久治不愈的“肿瘤”,探索一条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成了刻不容缓的民生大事。
今年,平安县委、县政府把农村环境卫生保洁工程列为民生实事工程,并列为“建设新平安,创造新生活”的目标要求,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提出了“一年求突破,两年见实效,三年亮品牌”的目标和“先净、后美、边整治边巩固、再提档升级”的工作思路。截至9月底,平安县已对全县111个行政村的环境卫生和县域内主要道路、河道开展了全面整治,共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300多次,清理积存垃圾1.7万方,清理柴草堆、粪堆2000多处,清理河道、沟渠128公里,配备垃圾箱、垃圾桶6000多个,并组建了一支250人的农村保洁队伍。此外,投资达28.25万元的250辆保洁车和保洁工具,每日运转垃圾量可达37.5吨以上,受益群众7.9万人,极大改善了平安县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装备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