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海新闻网讯 8月初,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野外地质调查组在柴达木盆地上奥陶统滩涧山群地层中发现了厚层碳沥青,通过实测剖面及探槽揭露,初步摸清了碳沥青赋存地质特征和展布规律。
碳沥青是石油在地表氧化或在地下演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石油沥青物质之一,是用来追索、研究油气藏形成的重要标志。碳沥青又是一种含碳量和发热量均较高的固体可燃矿产,加之碳沥青中常富含钒、镍、钼等多种稀有金属,具有较大的开采价值。
通过探槽揭露和地面追踪,滩涧山地区碳沥青分布宽度为200米至300米,仅联合沟碳沥青延伸长度就达10公里,具有较大的资源潜力。除此之外,项目组在阿尔金南段滩涧山群中也发现了碳沥青,追踪长度超过1公里。据调查组推测,柴达木盆地周缘其他滩涧山群出露区也可能发育碳沥青,资源前景广阔,勘探潜力大。
柴达木盆地上奥陶统滩涧山群碳沥青的发现表明,柴达木盆地下古生界曾发生油气运移,形成过油气藏,一些原生油气藏在后期构造运动中已遭到破坏。同时,下古生界在保存条件较好的位置找到油气藏的可能性较大,是下步油气勘探的一个重要领域。(作者:张三民 花木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