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陈俊 见习记者 范程程) 8月28日,记者从西宁市区部分公办、民办幼儿园了解到,由于办学体制不同,招生也存在明显差异,招生过程中出现了公办幼儿园“撑得慌” ,民办幼儿园“吃不饱”的情况。
8月28日9时,记者来到西宁市城中区保育院,尽管离开学还有三天的时间,可是幼儿园的教职工已经开始为开学做准备。校园里、楼梯间随处可见老师在清扫地面,擦拭栏杆。
“今年城中区保育院在招生中,为解决入园难问题,只要幼儿园还有名额,就一定让孩子报上名。由于城中区保育院所在的路段交通便利,周边商铺比较多,幼儿园招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幼儿园人数的一大半,根据这种情况,幼儿园开设了3个班,两个小班,一个中班,一共招收新生135名。原本幼儿园计划每个班招生30人,但是现在已经超额至45人。”西宁市城中区保育院保教主任蒲小乐介绍。
同公办幼儿园相比,西宁市城西区小花朵双语幼儿园里已经有很多孩子开始上课,教室里不时传来孩子们的朗读声和唱歌声。幼儿园副园长房玉玺说:“民办幼儿园和公办幼儿园存在着体制性差别,幼儿园在今年的招生中与公办幼儿园相比,并没有招到太多的新生,只招到三十多个,加上三四个插班生,仅四十人左右。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占全部招生人数的三分之一。整体来说,招生人数并没有饱和,还有一部分空缺名额,由于‘吃不饱’,所以报名会持续到9月3日。”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西宁市部分幼儿园受班额、教师、教室等限制,尤其是在公办幼儿园中存在着招生压力增大的现象。有的公办幼儿园收费很高,但是家长还是“挤破头”地往里“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