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小言)青海意识、闯出一条青海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白加黑五加二,不是喊出来的,是干出来的。在国际经济形势更加复杂化,受市场需求不振、世界经济增速进一步放缓等因素影响下,就在很多人为我国今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未能“保8”而表示担忧时,我省却成功实现了“保12”:全省GDP比上年同期增长12.3%,增速高于全国增速4.5个百分点,逆势上扬,多项指标令人振奋。
7月24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省统计局就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状况进行了发布。
【稳中求进】
●上半年GDP797.59亿元
全国经济增速已连续9个季度回落,GDP由2010年一季度的12.1%回落到今年上半年的7.8%,回落4.3个百分点。在这种外部环境趋紧的情况下,我省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经国家统计局核定,上半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797.5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3%,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4.5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8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498.54亿元,增长14.2%;第三产业增加值271.25亿元,增长11% 。
●多项举措促工业增速高于全国
工业是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最大一驾“马车”,省委、省政府对工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在去年出台了应对当前工业经济运行突出问题的10项举措的基础上,今年又出台了促进工业生产“60条”等措施,取得明显成效。上半年,我省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6.3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0%,增速较一季度提高3.9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回落3.2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增速4.5个百分点。
【好中求快】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全国前列
固定资产投资的持续增长,为我省的经济增长提供强劲支撑。上半年,全省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741.0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7%,其中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695.66亿元,增长33.0%,高于全国增速(20.4%)12.6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各省区中列第3位,位于贵州34.6%、甘肃33.2%之后。
●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国
上半年,我省第三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同期增长11%,增速比全国高3.3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3.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上半年,全省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3.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5%,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3.3%(高于全国实际增速2.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速高4.4个百分点,为近年来同期最高实际增速。
【持续提高】
●居民收入增速多年来首次与全国平均持平
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48.41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6%,比上年同期提高2.9个百分点,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9.7%,实际增速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比上年同期实际增幅提高9.0个百分点。人均工资性收入和人均转移性收入仍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消费价格涨幅低于全国平均
上半年,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9%,比上年同期涨幅回落6.3个百分点,涨幅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4个百分点,但比1月-5月回升0.3个百分点。其中6月当月比上年同月上涨3.2%,涨幅比5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
【预期目标】
●平稳较快较好发展
下半年,对我省经济平稳、较快、较好发展充满信心。省统计局总经济师徐学初分析,目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依然复杂多变,经济增长的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还较多,尽管困难重重,但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仍然趋好。做出这一分析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最大“马车”——工业从4月份起生产逐步回升。尽管我省工业生产也受到了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振的影响,增速曾一度回落,但在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措施的推动下,近3个月累计增速均保持在15%左右的较高水平,工业向好发展。
其次,固定资产投资对全省经济具有显著的带动作用。
第三,天公作美,雨水充足,今年我省土壤墒情好于往年,农业有望获得丰收。
第四,我国加大预调微调力度,稳增长政策措施正在见到成效,经济运行总体呈现缓中趋稳态势。外部环境趋好,国家统计局对中国百名经济学家信心调查显示,经济学家对未来经济走势的预期有明显改善,预期景气指数为5.95,比上季度提高1.42点。有72%的经济学家预计我国全年GDP在8%-8.5%之间。从以上多个方面分析,预计下半年我省经济将又好又快发展,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2%,预期目标有望实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