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日,人民公园内人头攒动。市民们在小长假最后一天尽情地享受着节日的喜庆和快乐。颜金梅/摄
青海新闻网讯 花红柳绿,春光明媚。在“五一”小长假里,市民们或远离城市喧嚣,到郊区游玩,或扶老携幼到公园、广场观赏郁金香花,到野生动物园与动物亲密接触,休闲愉快地度过这个假期。而就在我们享受休闲乐趣的时候,一些辛勤的劳动者,为了这座城市的建设,为了城区的清洁美丽,他们放弃了和家人的团聚,仍然忙碌着。
火车新站的建筑工人
挖掘机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们干得热火朝天。在忙碌施工的西宁火车站工地,记者见到了刚来这里工作没多久的供料工老张,老张皮肤黝黑、憨厚的笑容一直挂在脸上。
老张是湟源县人,他的工作是将钢筋工弄好的钢筋拉运到工地上,每个月可以赚两千多元钱,“对于我们这些干惯农活的人来说,这点活根本不算啥,我们村上有很多出来打工的人,既赚了钱,又长了世面。”他乐呵呵地说。
也许,建筑工人的岗位很平凡,可是,在日新月异的西宁市,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的今天,建筑工人所付出的、牺牲的,或许比我们想象的更多,他们创造的财富更具有社会价值。
大街小巷的橙色风景
5月1日早上,位于西宁市大同街的瑞华园小区门口,55岁的康嫂一手拿扫帚、一手拿簸箕,正在一丝不苟地扫地。地面上的塑料袋、纸片都被她扫进了簸箕,在树坑和凹凸不平的地面,康嫂的扫帚如同一直灵巧的钩子,十几分钟的时间,小区门口的马路被她扫的干干净净。等垃圾箱的垃圾装满了,康嫂就用垃圾车,把垃圾运到附近的垃圾站,每天她的工作量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
几年前,康嫂从乡下来城里打工,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出工,将自己负责的片区打扫干净,白天要不停地清扫保洁,还有二十几个垃圾桶的清理工作,直到晚上8点下班,才回到自己租住的小屋里。
像康嫂这样的环卫工人,还有许多,他们朴实无华,默默付出,但他们那橙黄色的身影,却构成了西宁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居民小区称职保安
何守忠来西宁市城中区一家小区当保安已经三个年头了,虽然他的工作既琐碎又辛苦,但他却充满了热情。每天早早起来,吃过饭后开始收发报纸、信件,打扫小区卫生、开锁门、登记进出车辆信息,给小区内的绿地浇水,这些不起眼的工作何守忠干的有声有色。
何守忠是湟中县人,几年前,他和妻子一起来到城里打工,妻子去给一家工地做饭,他经人介绍来到这个小区当了保安。何守忠十分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自己装订了三本登记不同信息的小本子,各种信息记录的井井有条。闲暇时间,何守忠会翻翻报纸,给修剪修剪花园里的树木,小区里的住户对这个都熟悉了这个认认真真的身影。
保安的工作在许多人的眼里可能不足道,但何守忠却深爱着自己的工作,他的认真敬业也表现出普通劳动者对一份自食其力工作的珍惜。
图书城里的普通职员
5月1日下午,在西宁书城看见小陈时,她正用力搬着厚重的新书往展台上摆,小陈说,她要把展台上原有的图书下架,再摆上新书。这么多的书要搬上撤下,在她脸上却看不到畏难的表情,她愉快而精心地干着……
在她摆书的同时,不断有顾客向她询问,“乐谱在哪卖”、“糖尿病饮食挂图在哪儿有”、“21世纪管理挑战有吗”、“织毛衣的书在哪儿”、“开票在哪儿”……小陈娴熟而明确的回答着。
看到有些书的封面破了,小陈一边用手抹平,一边说,“有些读者对书店的书一点也不爱护,我们很心疼。”
“今天是五一,不去过节吗?”
“去啊,等到下班男朋友就来接我了。”小陈说。 (作者:苑玉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