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爸妈住的时候,家里就是典型的“老式装修”。显得油腻又老气的几乎遍布家里每一个角落:地板、家具、门框、柜子......家里本身采光就不算好,在猪肝红的映衬下就显得更暗了几分。所以这次装修,希望给人感觉能明亮温馨一点,并且能铺设地暖,并且把阳台的空间合理的利用起来,毕竟之前都用来堆杂物太可惜了。
▲原客厅,感觉整体暗暗的 原来的客厅,进门处没有做玄关也没有收纳鞋子衣物的地方。为了区别餐厅和客厅,还做了一个隔断柜。但是这个隔断柜也是深色的,一放东西就阻隔了部分的采光,显得空间不大气。
▲原客厅,还有很明显的横梁 客厅的另一边,也就是靠窗的位子,有一根很明显的横梁,当初也没有特别做什么处理。但头上横梁压顶,老话来说总不太好,也确实感觉压抑,所以这里也是急需改变的地方。包括窗子,也没有换过还是开发商留下的。这个阳台比较小,原本老人家基本用来堆放杂物,做了茶色的移门算是眼不见为净,但是也让光线变暗了。
▲改造后玄关
改造后的玄关,本来想是上下都做柜体的,但受限于空间因素,我们只做了下半部分鞋柜,上部用时下流行的洞洞板来解决小物件的收纳。这块洞洞板后面,是难看的电箱。因为我家电箱尺寸比较大,所以特别定制了这块洞洞板。
▲改造后客厅 客厅的配色也就是整个家的基调。我们选用了浅色系的木地板,营造出空间的轻盈感。另外,决定使用绿色系打造出一种身在都市,心在自然的森林系小清新。
▲改造中的客厅 花砖做了这面隔断墙,增添了家里小清新的感觉。上半部分我们使用了12宫格的黑框玻璃,后面是一面储物柜,可以放一些书和一些装饰品。一眼望去,非常精致美观。同时也保证了后面卧室的私密性。感觉这样的做法还挺有趣味的。
客厅的背景墙颜色,现在的感觉是很清新的绿色,搭配了深一些的草绿色,但原本购置的油漆颜色不能达到预期效果。
▲改造后客厅 墙面主调、墙面配色、沙发,使用的都是深浅不一的绿色,在一起却显得十分和谐。沙发背景墙上的挂画,看着不过就是几幅画,算好尺寸,想好怎么搭配才好看特别定制的 在前期软装搭配时,这个五斗柜是胡桃木色,但并不是很喜欢这类原木色之类的颜色,期间也看了很多款式颜色柜子,当时真的是“挑花了眼”,就是那种逛淘宝看到眼睛发酸流泪的地步,直到看到这个柜子,第一眼是被这个颜色吸引的。
柜子的上方墙上是一个底色为黑色,指针是金色的挂钟,而这个黑色的柜子刚好和这个挂钟的颜色呼应,黑色柜体,金色把手。这个柜子的纹理也让我很喜欢,最重要的是很环保,用料是实木,并不是密度板之类的东西。 | 餐厨 |
▲改造前厨房 改造前的厨房,就是一字型的,能放置的东西有限,动线也不合理。橱柜是老气的深棕色......
原本北阳台这里有一个墙垛,利用率较低。打掉了墙体,做了一面酒柜。 ▲改造后餐厅 即便从隔断望出去,家里的每一处也皆是风景。石材、丝绒和金属的元素,让这个家变得精致富有高级感。
▲改造后厨房 雾霾灰色的橱柜,显得很有格调,这里依然少不了金色的圆把手做配饰。
餐厅区域的展示柜,和隔断后的装饰柜相呼应。
▲改造前卧室
▲改造前卧室 改造之前的卧室,飘窗台都没好好利用起来。虽然空间并不小,但仍然觉得有些压抑。原本的房间里打了入墙式衣柜,但对于我们来说显然是不够用的。 ▲改造中的主卧 卧室里的衣柜,是我一早就相中的颜色。所以整个主卧的配色就只能围绕它来。没办法,无法割爱。 ▲改造后主卧 床头的软包选得有点过大了,这是一个小失误,当时就是为了这个颜色,所以选了这个软包。
▲改造后主卧 丝绒的布艺,总是营造出一种精致轻奢的感觉,又增加了室内的温度。 ▲改造后主卧 就是这个斗柜,原来定的没有办法按时发货,时间紧迫只能定了另一家的。 ▲改造后老人房 老人房还是预留着的,以后生了孩子爸妈还可能回来帮忙带孩子,现在就用作客房。这个空间较小,我们选用了灰色搭配米色。 ▲改造后儿童房 给未来宝宝准备的房间,还没确定生几个,但还是留了上下床,就算只有一个孩子,也可以给他用作玩乐的空间。飘窗台特别装点了一下,充分利用了这块绝佳的采光和风景。
阳台这里的空间,我们考虑了一下决定用来打造衣帽间。局部是封闭的区域,其他是开放式的。我可以在这里试衣服,也可以在这里晾晒。考虑到阳台光照比较强烈,特别使用了磨砂玻璃来适度遮挡采光,防止阳光暴晒柜子。 | 卫生间 |
▲改造前卫生间 改造前的卫生间,不能算很脏很破,但水池、便池都是比较老式的,年轻人根本用不惯。智能马桶总要有一个吧!
▲改造后卫生间 改造后的卫生间,从外部看,黑框玻璃和花砖隔断与客厅的相呼应。
▲改造后卫生间 雾霾灰色的浴室柜和厨房的橱柜是一样的。干区分割出来,使用就更加方便了。同时,湿区的门我们选用了双层磨砂玻璃门,是因为考虑到之前去别人家里发现单层磨砂玻璃门还是会有些透。
图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