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纪录承载了选择、瞄准、聚焦、提纯、正中靶心的作用,创作者要如何令观众看见“眼中世界?纪录片制作真的是人人有权利吗?对于初学者,关于人物还是关注事件?当纯粹的真实影像与颗粒饱满的简易画面串联,创作者是否要尊重某种“美学规则”? 我们将纪实创作扎根于现实土壤,试图捕捉关于人与社会、故事与议题的对话,也进而衍生疑惑。如何寻求自我创作中的出口,成为试图探索的答案。
纪录片工作坊现场,吴文光回答现场观众提问 在偌大而满席的影院,银幕中闪烁的真实影像是唯一光源。 吴文光以影片分享观点,用“打开、指向、打通、抵达”诠释关于“影像写作”的路径。“打开,是内心与情感深处的打开;指向,是心中对于这次创作需要奔赴的前方;打通,是当创作行径到三分之二的时候,所有渠径与心中的内容思路是贯通的,而抵达,不是完成式,是我们最终需要完成的方向。“
在吴文光眼中,“伟大的主题”并非硬性的规则,相反,回归内心真实表达才是作品所需,传递那些“心中沉默的”,或许才是需要被看见。 而如同他所提及“寻找影像的多种表达方式”,当对真实生活的记忆在我们生活中匮乏,不如成为“创作的播种者,是始端的出发者,是终端的传播者”。
《真正的「世界首映」》
《在回归电影的路上》
《新朋友,老朋友》 来源:FIRST青年电影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