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出租车是市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近日,有多位市民反映出租车司机在营运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行为,希望记者予以关注。
现象一:收款四舍五入是行规?
6月7日,市民张女士在东大街打车到附近的一家酒店,到达目的地后车费为9.6元,张女士就使用微信支付了9.6元,没想到司机却说还需要支付0.4元,并称四舍五入是行规。张女士觉得以前都用纸币支付没有零钱找不开也就四舍五入了,可是现在是微信时代不存在找零钱的说法,因此张女士拒绝支付0.4元却遭到了司机的辱骂。
现象二:出租车跑“滴滴”
6月8日,吴先生通过“滴滴”软件打到了青AT3520出租车,由于司机迟迟未到吴先生想取消订单,但司机要求他不要取消他随后就到,7分钟后司机赶到,却要求吴先生坐到副驾驶,他要顺路带人,被吴先生拒绝后司机随即要求他下车,这件事让吴先生十分气愤。
现象三:冠冕堂皇地拒载
6月9日,早上7点40分令女士乘坐青AT3351出租车到火车站,由于行李较多令女士希望司机直接开车上火车站二楼平台,但司机称现在查处较严不能上二楼,无奈令女士拖着大包小包的行李下了车,随后她换乘另一辆出租车才顺利抵达二楼平台。令女士觉得青AT3351出租车司机师傅是拒载。
部门答复:按照实际车费支付
针对这三种现象记者采访了市运管出租科的相关工作人员,她说,出租车车费“四舍五入”的规定是2009年的24号文件规定的,其中有一条是:车费以元为单位四舍五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新的收费规定,但是他们已经和各车行告知过,由于微信支付的普及,乘客可以按照实际车费支付,不四舍五入。而对于其他两种情况,他们将进行核实,如果乘客再遇到这种情况,可以拨打投诉电话6130147。
来源:西宁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