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水养城、以水美城、以水润城、以水活城,按照西宁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西宁市扎实推进“河湖清”建设行动,全力打造高原生态水城。今年将实施水生态文明建设、河(沟)道治理、水土保持、农村饮水巩固提升、西纳川水库等30多项民生水利项目,其中包括续建项目10项,这是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的。
西宁属一座重度缺水城市,把重度缺水城市打造成高原生态水城,西宁必须加倍付出,撸起袖子加油干。2018年西宁市水域整治力度空前。健全四级复合型河湖长制管理体系,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
“1133+N”,是指什么?
今年西宁市以高原生态水城“1133+N”建设思路,依托“引大济湟”“引黄济宁”等重大水利工程,将“河湖相连、林水相映、城水相依、人水和谐”要求落实到水务事业发展各个环节,把水系做活、做精、做美,用好水下、水面、水上空间,实现以水养城、以水美城、以水润城、以水活城。
高原生态水城“1133+N”建设思路是指什么?简单说来,“1”即围绕一个主题:建设高原生态水城;“1”即实现一个转变:水利为大农业服务向为加快打造绿色发展样板城市和奋力建设新时代幸福西宁服务的转变。“3”即构建三级水脉:着重依托现有河、湖、库、渠、沟,调水引流入湿地、入广场、入绿地、入小区。利用好水系动脉、打通水系静脉、连通水系毛细血管,形成以湟水河为“彩带”,湖、渠、库、湿地为“明珠”,彩带明珠交织贯通的区域性大水网系统;“3”即作好三篇文章:水上的文章岸上作、下游的文章上游作、河里的文章生态作。“N”即做好N项工作:深入开展“河湖清”建设行动,做好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重点水利项目建设、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全面深化河湖长制管理、河湖库渠水系连通等N项工作,为高原生态水城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和可靠的保障。
一系列民生水利工程大力推进
今年西宁市将实施一系列水利民生工程。积极配合省水利厅推进“引黄济宁”工程,开展水资源论证、环评等规划大纲及规划、用地预审等前期工作。编制《西宁市水网规划》,依托“引大济湟”“引黄济宁”工程,立足当下着眼长远,加快编制《西宁市水网总体规划》,对存量水和增量水进行规划布局,实现水资源科学均衡分布和配置使用。大力推进西宁市河湖库水系连通项目,实施西宁市石(大石门水库)—南(大南川水库)水库水系连通项目和西宁市西纳川水生态文明建设工程。推进南川河水生态文明(二期)、西堡生态森林公园及园博园灌溉设施水利配套工程,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建设节水型城市。落实“一河(湖)一策”,建立河湖长制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综合治理黑林河、马圈沟等33条小流域。加强沿湟水干支流生态治理保护、湿地修复,为群众提供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环境。
(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西宁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