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版块导航

便捷生活
我要买房家居装修租房转铺亲子营西宁车友
互动西宁
西宁茶座情感天空交友征婚有问必答西宁资讯
乐活西宁
西宁美食家有爱宠
要结婚
谈婚论嫁
找客服
意见建议

青海:绿色发展铺实乡村旅游致富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6-14 08: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华社西宁6月4日电 (记者 魏玉坤 陈与唐得) 发展乡村旅游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青海人从绿水青山中找寻“致富密码”,走上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乡村旅游致富路。
  驱行于海东市乐都区高庙镇新庄村的路上,沿途草木葱茏。
  五年前,这里只有光秃秃的山,沟壑纵横,人迹罕至,当地人多在外务工,靠山吃山行不通。
  “没有绿水青山,何来金山银山!”。2013年至今,在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李连和的努力下,累计投资1000多万元,绿化了新庄村周边的2000亩荒山。
  山变绿了,新庄村也变美了。2015年,李连和投身到美丽乡村建设中,在新庄村打造集休闲、观光、农家乐为一体的卯寨景区,带动了上百人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突破3万元。
  “今日的新庄村再也不是那个面黄肌瘦的‘穷小子’,而是摇身一变成了位‘绿富美’的‘俏姑娘’。”李连和说,如今一喊村民绿化种树都愿意来,这就是他们眼中的金山银山。
  在青海省贫困山区,生态问题往往与贫困伴生。摆脱贫困,实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是必由之路。
  西宁市湟中县的卡阳村,平均海拔约2700米,农民广种薄收,水土流失严重。
  2015年,驻村第一书记鲍武章依托当地的原始林区,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荒坡变花海、乡村变景区,卡阳村变靠天吃饭为靠山吃饭。
  如今这个省定贫困村的年人均收入从2015年的3000元左右,增长至万元以上,稳步实现了脱贫目标。吃上“生态饭”的卡阳村民也自愿做起了生态护林员,守着这里的绿水青山,水土流失也成了过往。
  “绿色是乡村旅游的底色,只要能坚守住绿色发展的理念,就一定能实现生态引客、环境聚财。”鲍武章说。
  为升级乡村旅游的产业模式,鲍武章千方百计想办法,向生态要动力。2017年至今,经鲍武章的努力和各级政府支持,累计投资千万余元,在卡阳村的荒山种上了3400亩山杏。
  “这3400亩山杏既绿化了荒山,还能供游客采摘,丰富游客体验。”鲍武章感慨颇深,只有坚守生态安全底线,践行绿色发展,才能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群众的致富靠山。
  在青海省,大多数贫困人口居住在东部干旱山区和青南高寒牧区,生态脆弱、气候恶劣,农民收入单一,产业基础薄弱。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经济业态,在青海遍地开花,已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引擎。
  “生态文明是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青海省旅游发展委员会规划建设处副处长李旭辉说,青海省当前许多景区与生态功能区重叠,为了落实保护优先原则,正在委托中科院编制《青海省生态旅游发展规划》,用制度打实生态“底子”,铺实乡村振兴路。
  据了解,青海省去年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6亿元,实施了52个乡村旅游扶贫项目,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906户、14195人。

  来源:青海省人民政府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本站内容纠错举报
信箱:2363646802@qq.com
举报电话:0971-96123
青海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qinghaiyuqing@163.com
举报电话:0971-8483520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